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及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780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三个梯级蓄热单元以及梯级供热调节单元,各级蓄热单元均包括蓄热体及与蓄热体配套的换热器,第一梯级蓄热单元配置为对给水进行预热;第二梯级蓄热单元配置为将预热后的水转化为饱和蒸汽;第三梯级蓄热单元配置为将饱和蒸汽转化为过热蒸汽;梯级供热调节单元连接三个蓄热单元并配置为控制热媒流动路径;其中,各蓄热单元分别采用不同组成的蓄热介质和换热介质,第二梯级蓄热单元和第三梯级蓄热单元分别配置有固体颗粒注入及回收系统,以在高负荷运行时通过颗粒碰撞强化换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梯级设计和强化换热手段,显著提升了高温余热的综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储能,具体涉及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光伏、风电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装机量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日益严峻。发展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高温固体蓄热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方式,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缓解电网调节压力具有重大价值。

2、高温固体蓄热具有原理简单、材料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容易做大蓄热容量,便于大规模推广。目前,镁砖是面向建筑供热应用的固体蓄热式电锅炉所采用的主流蓄热材料,在北方地区,已建设了多个蓄热式电锅炉供热工程,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储能技术途径。

3、但目前镁砖蓄热技术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由于传统的氧化镁砖等蓄热材料1000℃左右的高温进行反复蓄热放热容易损坏,限制蓄热温度提高,导致材料单位质量蓄热量偏小;二是受镁砖材料本身导热性能限制和蓄热体及受热面之间空气对流换热效率限制,限制了蓄热体内热量无法快速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级蓄热单元(1)配置有过热蒸汽注入接口(13)及过热蒸汽阀门(14),以在高负荷时切换为蒸汽-空气混合介质强化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梯级蓄热单元(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梯级蓄热单元(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回路包括:

6.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级蓄热单元(1)配置有过热蒸汽注入接口(13)及过热蒸汽阀门(14),以在高负荷时切换为蒸汽-空气混合介质强化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梯级蓄热单元(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梯级蓄热单元(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回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净化支路内部气体配置为经所述气固分离器气固分离后进入蓄热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回收仓处于所述气固分离器下侧,且所述粉末回收仓与所述气固分离器下侧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余热梯级利用的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粉末注入装置与所述粉末回收仓连通,粉末注入装置配置为将粉末回收仓内粉末再次注入颗粒循环支路。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洪梅朱小毅王子威杨立明郭大江关维维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