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769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及氢内燃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管理模块和氢内燃机管理模块;氢内燃机管理模块包括内燃机单元和第一热交换单元,第一热交换单元用于与内燃机单元进行热传导;燃料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燃料电池单元和第二热交换单元,第二热交换单元用于与燃料电池单元进行热传导;第一热交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热交换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热交换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二热交换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并通过管道里的液体进行热传导。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氢内燃机与燃料电池的热量协同管理,实现了废热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优化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整体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及氢内燃机,具体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燃料电池与内燃机混合动力系统作为一种兼具高效能量转换和低排放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氢气和氧气转化为电能,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其低温启动性能较差,需要一定温度才能高效运行,且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因内部结冰等问题影响使用寿命。而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这些废热通常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此外,氢内燃机在启动初期,气缸温度较低,导致冷摩擦增加,影响发动机性能和寿命。

2、在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的热量管理通常是独立进行的,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燃料电池的低温启动依赖外部加热设备,不仅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和成本,还降低了能量利用效率。内燃机的废热回收利用技术虽然存在,但很少与燃料电池的热量需求相结合。这种分离的热量管理模式限制了混合动力系统整体的热量利用率,无法充分发挥燃料电池和内燃机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管理模块和氢内燃机管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一管道单元和第二管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还包括第三管道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还包括第四管道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为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管理模块和氢内燃机管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包括第一管道单元和第二管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还包括第三管道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还包括第四管道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单元为设有内部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用于放置所述燃料电池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联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单元为第一管路保温流道,所述第一管路保温流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一管道内的液体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管道内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及谢倩雅李骏李康周佛金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仙湖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