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751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0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包括主井道、轿厢、多个对重井道和多个对重,轿厢可升降地安装于主井道内;多个对重井道布置于主井道的外侧,且相对于主井道独立设置;多个对重与多个对重井道一一对应,对重可升降地安装于对应的对重井道内,并且,每个对重分别与轿厢传动连接;其中,多个对重能够同时在对应的对重井道内进行升降运动。使得该轿厢的尺寸可匹配于主井道的尺寸设置,这样该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能够在不改进主井道尺寸结构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主井道的井道利用率,并减少前期的错误建设成本;另外,用单独的对重井道来容纳对重,这样不仅可扩大对重的安装空间,而且还可降低对重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电梯井道的数量通常为一个,并且,电梯井道都是提前建设完成后再进行土建勘测,然后布局一款合适该井道的电梯总成用于客户的日常使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受限于电梯井道的尺寸,导致客户的需求不能满足,或者因为井道结构导致电梯结构不合理,这样会增加电梯的维保难度,并降低电梯使用寿命等。如果有一种可以把单一井道布局拆分成多个井道布局,即把电梯部件拆分到各个独立井道里,电梯部件在各个独立井道里各自运行,势必可以减少电梯结构对井道的布局依赖。因此,开发一种多井道电梯布置方式,用于满足客户对在既有电梯井道里做最大轿厢尺寸,并且运行稳定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将轿厢与对重单独布置在进道内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

2、一种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包括:

3、主井道;

4、轿厢,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主井道内;

5、多个对重井道,布置于所述主井道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还包括多个牵引绳组(51),多个所述牵引绳组(51)与多个所述对重(40)一一对应,且所述牵引绳组(51)能够与对应的所述对重(4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还包括主机(53),所述主机(53)上传动连接有主机轮(531),且所述牵引绳总成(510)在绕经所述主机轮(531)后与所述轿厢(20)传动连接;p>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还包括多个牵引绳组(51),多个所述牵引绳组(51)与多个所述对重(40)一一对应,且所述牵引绳组(51)能够与对应的所述对重(4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还包括主机(53),所述主机(53)上传动连接有主机轮(531),且所述牵引绳总成(510)在绕经所述主机轮(531)后与所述轿厢(20)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还包括导向分绳轮(52),多个所述牵引绳组(51)在绕经所述导向分绳轮(52)后合并成为所述牵引绳总成(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100)还包括多个返绳轮组(54),多个所述返绳轮组(54)与多个所述牵引绳组(51)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井道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井道(30)的数量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对重井道(30)布置于所述主井道(10)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建宁姚伟昊邱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速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