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介绍
1、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在环保、节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满足人们对越野驾驶的需求,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通过路面行驶的工况进行常用工况点聚类,借助模型自适应学习实现能量管理扭矩分配,其模型自适应学习需要较长时间,实际工况中混合动力越野行驶工况复杂,涉及城区道路行驶也包括沙漠、攀岩、涉水等复杂工况,无法满足实际越野行驶的能量管理扭矩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能够更好地满足越野行驶的能量管理扭矩分配。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一个整车控制单元、一个发动机控制单元、一个变速器控制单元、一个驱动电机控制单元、一个发电机控制单元、一个发动机以及一个混动专用变速器。混动专用变速器包括一个简单行星机构、一个发电机、一个拉维娜行星机构、一个驱动电机、一个第一制动器以及一个第二制动器。简单行星机构的外齿圈固定,发动机连接简单行星机构的行
...【技术保护点】
1.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一个整车控制单元(10)、一个发动机控制单元(20)、一个变速器控制单元(30)、一个驱动电机控制单元(40)、一个发电机控制单元(50)以及一个发动机(7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分动器(80),其输入轴连接所述拉维娜行星机构的外齿圈(631)获取动力,所述分动器(80)的输出分别连接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10)能够发送指令实现EV1驱动模式,此时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3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一个整车控制单元(10)、一个发动机控制单元(20)、一个变速器控制单元(30)、一个驱动电机控制单元(40)、一个发电机控制单元(50)以及一个发动机(7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分动器(80),其输入轴连接所述拉维娜行星机构的外齿圈(631)获取动力,所述分动器(80)的输出分别连接前驱动桥和后驱动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10)能够发送指令实现ev1驱动模式,此时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第一制动器(b1)启动,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单元(40)控制所述发电机(p1)启动;所述整车控制单元(10)能够发送指令实现ev2驱动模式,此时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第二制动器(b2)启动,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单元(40)控制所述发电机(p1)启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10)能够根据车速、电池荷电状态和油门踏板动作发出指令,从其他模式切换为所述ev1驱动模式或所述ev2驱动模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单元(10)能够发送指令实现ice/并联1驱动模式,此时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第一制动器(b1)和所述第一离合器(c1)启动,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20)控制所述发动机(70)启动,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单元(40)控制所述驱动电机(p2)启动或停止,所述发电机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发电机(p1)启动或停止;所述整车控制单元(10)能够发送指令实现ice/并联2驱动模式,此时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第二制动器(b2)和所述第一离合器(c1)启动,所述发动机控制单元(20)控制所述发动机(70)启动,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单元(40)控制所述驱动电机(p2)启动或停止,所述发电机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发电机(p1)启动或停止;所述整车控制单元(10)能够发送指令实现ice/并联3驱动模式,此时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云然,胡俊生,王贲,邱若友,袁苑,张新宇,周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二一二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