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夷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680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室内空间切割为三类功能区域,并通过物联网网络在每个功能区域部署多参数传感器组,实时采集原始环境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空间异质性分析模块,用于计算每类功能区域内同种环境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区域极差,当任一类参数的区域极差超过设定阈值时,生成空间异质性修正因子K,其中K值大小与最大区域极差成正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区精准感知、动态修正、多参数融合评价、设备协同控制及持续优化,实现室内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有效提升舒适度、保障空气质量并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室内环境调节技术多采用单点监测与固定模式调节,通常仅能获取单一位置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对室内空间的环境异质性响应能力有限。

2、例如,室内墙角、门窗洞口等区域可能因气流滞留或污染物渗入出现局部环境参数异常,但传统单点监测方式存在漏判风险,导致部分污染场景未被及时识别。当室内同时存在人员活动区域热舒适不佳、污染物聚集区域浓度超标的多维度环境问题时,传统系统难以实现差异化调节,容易造成能耗浪费与舒适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突破传统单点监测的局限性,实现对室内环境异质性的精细化感知。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

4、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室内空间切割为三类功能区域,并通过物联网网络在每个功能区域部署多参数传感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室内空间切割为三类功能区域,并通过物联网网络在每个功能区域部署多参数传感器组,实时采集原始环境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每类功能区域内同种环境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区域极差,当任一类参数的区域极差超过设定阈值时,生成空间异质性修正因子K,其中K值大小与最大区域极差成正比,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室内空间切割为三类功能区域,并通过物联网网络在每个功能区域部署多参数传感器组,实时采集原始环境数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每类功能区域内同种环境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区域极差,当任一类参数的区域极差超过设定阈值时,生成空间异质性修正因子k,其中k值大小与最大区域极差成正比,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各数据包执行定向计算,其中,核心区数据包计算含碳气体污染物浓度极差;高发区数据包计算悬浮颗粒污染物浓度极差;阻塞区数据包计算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浓度极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自适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原始环境数据和空间异质性修正因子k通过物联网平台输入预设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初始室内环境质量指数m,并通过空间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萃萃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