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极端气候频发,城市水资源的动态管理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创新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兼具水处理功能与结构承载能力的智能混凝土技术,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2、在传统混凝土领域,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如何降低混凝土孔隙率,提高密实度,进而实现混凝土低吸水甚至不吸水;或者采用透水混凝土的技术,提高混凝土孔隙率,使得水分能快速透过。但在可吸水储水领域,却鲜有研究报道。
3、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多孔轻骨料或超吸水树脂提升储水能力,但存在显著缺陷:轻骨料虽具备储水空间,但高孔隙率导致抗压强度大幅降低,且水分释放呈爆发式,无法实现缓释;而超吸水树脂材料在反复吸释水过程中易膨胀破裂,破坏混凝土微观结构,导致耐久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兼具高力学强度与长效吸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吸水释水的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桥,陈精玉,田璐,王琪,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三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