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螺母及其防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655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松螺母及其防松方法,它包括第一螺母本体,所述第一螺母本体包括第一六角块,所述第一六角块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的连通处形成孔肩,所述锁紧孔轴线周向间隔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孔肩之间设置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形变块,相邻所述夹持块之间形成分隔间隙,所述夹持块具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壁,所述圆弧壁内侧设有锁紧内螺纹,所述夹持块的下端面凸出于第一六角块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时形成自锁,防松性能强,可以进行松动检测,实时监测操母的锁紧状态和松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松螺母,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螺母及其防松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制造和装配过程中,螺母作为一种常见的紧固件,其紧固效果直接影响到机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现有的螺母在安装之后常常面临松动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机械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螺母松动的主要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材料强度不足、螺纹规格不匹配、拧紧力矩不够、振动和冲击等。例如,当螺栓材料强度低于标准时,在拧紧过程中随着螺栓预紧力不断加大,螺栓可能发生塑性变形,导致夹紧力逐渐减小,从而发生松脱。此外,螺纹规格尺寸的不合理也会影响螺栓所获得的预紧力大小,进而引发松动。

3、为了解决螺母松动的问题,业界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螺母与被连接件之间加装垫圈,如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平垫圈可以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而弹簧垫圈则通过其弹性增加预紧力,防止螺栓与工件的摩擦。然而,弹簧垫圈的防松能力相对较弱,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自锁螺母。自锁螺母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在振动或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螺母,它包括第一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本体包括第一六角块,所述第一六角块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的连通处形成孔肩,所述锁紧孔轴线周向间隔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孔肩之间设置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形变块,相邻所述夹持块之间形成分隔间隙,所述夹持块具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壁,所述圆弧壁内侧设有锁紧内螺纹,所述夹持块的下端面凸出于第一六角块的下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从上往下依次连通并贯穿第一六角块的上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的直径小于锁紧孔的直径。</p>

3.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螺母,它包括第一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本体包括第一六角块,所述第一六角块内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的连通处形成孔肩,所述锁紧孔轴线周向间隔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孔肩之间设置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形变块,相邻所述夹持块之间形成分隔间隙,所述夹持块具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壁,所述圆弧壁内侧设有锁紧内螺纹,所述夹持块的下端面凸出于第一六角块的下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和锁紧孔从上往下依次连通并贯穿第一六角块的上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孔的直径小于锁紧孔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形状为圆孔,所述夹持块形状为圆弧块,所述夹持块具有向外凸陷的外圆弧面,所述外圆弧面与锁紧孔的内壁间隔布设,所述夹持块的下端面为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靠近锁紧孔的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本体还包括锁紧杆,所述第一六角块开设有第一滑动通道,所述夹持块的上端面、形变块、锁紧孔的顶壁共同围合形成与第一滑动通道连通的锁紧通道,所述锁紧通道位于远离锁紧内螺纹的一侧,所述锁紧杆滑设于第一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动通道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滑动通道的底壁沿着背离锁紧通道的方向向下延伸,所述夹持块的一端形成高于第一滑动通道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一滑动通道、锁紧孔、锁紧通道的连通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通道内安装有驱动弹簧,所述锁紧杆设有限位滑板,所述驱动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滑板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王全德马红星龙洁杨贵营闫林凤霍妍妍余沣张永辉陈辉柴天富殷成浩王立军刘晨陈长禄陈姝婕张锐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