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情景上下文辅助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655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情景上下文辅助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包括构建情绪数据集,其中每组数据Si中包括视频帧数据Ii、语音数据Ai和文本数据Ti;提取数据Ii中人物眼动序列信号Ei,利用动态时空提取网络GI1提取序列信号Ei的动态时空视图下的特征DIi1;利用静态局部提取网络GI2、全局上下文提取网络GI3提取数据Ii的静态局部视图下的特征DIi2与全局上下文视图下的特征DIi3;利用语音特征提取网络GA提取数据Ai的语音模态特征DAi;对数据Ti进行分词处理获得词语序列向量DTi;将特征DTi、DIi1、DIi2、DIi3、DAi进行拼接,并输入训练好的大语言网络进行情绪分类,获得数据Si情绪分类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推进了"以人物为中心、情景上下文辅助"的多模态情绪识别理论体系的完善,为复杂现实场景下的情绪分析提供了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情绪识别技术及多模态学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情景上下文辅助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情绪识别技术逐渐成为个性化服务、心理健康监测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模态情绪识别技术借助于结合视觉、语音和文本等多种信息源,可以有效捕捉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为相关应用提供更为精准的情绪分析工具。

2、情景上下文这种包含情景语义、社交互动和环境线索的复合信息,为情绪识别提供了关键的语义背景。然而,现有情绪识别研究对情景上下文的联合建模仍缺乏相关探索,相关情绪识别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情景上下文的标注与建模难题:当前情绪识别研究中,对于情景上下文的标注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往往依赖人工进行标注,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4、数据驱动的情景上下文建模稳定性问题:许多情绪识别方法主要基于数据驱动的全局建模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常常受到外界噪声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复杂或动态的环境中,情景上下文信息稳定性不足影响了识别的准确率和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情景上下文辅助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物眼动序列信号Ei的提取方法为:利用工具RetinaFace库对视频帧数据Ii进行人脸检测,定位到人脸边界框及面部关键点,从面部关键点中提取眼动帧级特征,将眼动帧级特征按时间对齐后构成时序信号E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时空视图下的特征DIi1提取方法为:将序列信号Ei输入动态时空提取网络GI1,网络GI1中时空块嵌入层先获取序列信号Ei位置信息,输出的特征向量经过掩码处理后,依次进入编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情景上下文辅助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物眼动序列信号ei的提取方法为:利用工具retinaface库对视频帧数据ii进行人脸检测,定位到人脸边界框及面部关键点,从面部关键点中提取眼动帧级特征,将眼动帧级特征按时间对齐后构成时序信号e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时空视图下的特征dii1提取方法为:将序列信号ei输入动态时空提取网络gi1,网络gi1中时空块嵌入层先获取序列信号ei位置信息,输出的特征向量经过掩码处理后,依次进入编码层、mlp层、解码层、mlp层处理,输出为含有有效时空信息的原始时空视觉特征,原始时空视觉特征输入一个参数可训练的一维线性映射层,得到动态时空视图下的特征dii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局部视图下的特征dii2提取方法为:将视频帧数据ii输入静态局部提取网络gi2,在网络gi2中依次经过卷积映射层、编码层、mlp层处理,输出为含有有效静态局部信息的原始静态局部视图特征,原始静态局部视图特征输入一个参数可训练的一维线性映射层,得到静态局部视图下的特征dii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上下文视图下的特征dii3提取方法为:将视频帧数据ii作为视觉数据输入全局上下文提取网络gi3中的视觉编码模块,在视觉编码模块中依次经过卷积映射层、编码层、mlp层处理,输出为原始全局上下文视图特征;将视频帧数据ii的分类标签数据y作为文本数据输入全局上下文提取网络gi3,在网络gi3中经过mlp层处理后,输出的特征向量进入clip网络的预训练文本编码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德李星霖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