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617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及其生产工艺,涉及纺纱技术领域。该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纺纱机以及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机台、驱动箱、卷绕筒、负压泵、过滤箱、空压机以及储气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纱孔中增加多组吹气孔,导纱同时,将纱线表面羽毛吹走,压缩空气使得纱线与导纱孔内侧壁不直接接触,同时还能对纱线进行降温,避免纱线中PLA纤维熔化,可以有效提高生产速度并保证了PLA混纺纱线的生产质量,收卷过程中,通过扭矩传感器实施检测卷绕筒收卷时的扭矩情况,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获得合理的络纱速度和张力,有利于提高PLA混纺纱线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具体为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绿色环保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pla纤维正是这样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它可以完全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可以从谷物,玉米,甜菜等原材料中取得,其废弃物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该纤维还具有防污、防紫外线以及耐氯性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可纯纺或者与多种纤维混纺。pla纤维的织物具有舒适的弹性和折皱恢复性,易护理,且适合低温染色。而锦纶是一种常见纺织纤维,其特点是强度高、耐磨性好、重量轻、染色性好、耐低温,弹力好、抗皱性好、弹性恢复能力强,另外,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够吸收周围大气中的水分,含水率约为8-10%,这使得棉纤维织物接触皮肤时感觉柔软而不僵硬;当湿度增大或温度较高时,棉纤维中的水分会蒸发散去,保持织物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棉纤维的透气性和保暖性也非常出色,为了充分利用这三种纤维特性进行优势互补,有必要开发一种pla纤维、棉纤维与锦纶纤维的混纺纱线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纺纱机以及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机台(1)、驱动箱(5)、卷绕筒(8)、负压泵、过滤箱、空压机以及储气罐,所述驱动箱(5)通过两组导轨(4)滑动连接在机台(1)上壁,所述驱动箱(5)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下壁以及驱动箱(5)内侧上壁分别设置有呈上下相对的第二转动座(23)和第一转动座(22),所述第二转动座(23)、第一转动座(22)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隔板(21)与转轴(2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24)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所述转轴(24)与驱动箱(5)内侧下壁之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纺纱机以及卷绕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机台(1)、驱动箱(5)、卷绕筒(8)、负压泵、过滤箱、空压机以及储气罐,所述驱动箱(5)通过两组导轨(4)滑动连接在机台(1)上壁,所述驱动箱(5)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下壁以及驱动箱(5)内侧上壁分别设置有呈上下相对的第二转动座(23)和第一转动座(22),所述第二转动座(23)、第一转动座(22)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隔板(21)与转轴(2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24)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所述转轴(24)与驱动箱(5)内侧下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转轴(24)旋转扭矩的扭矩检测结构,所述转轴(24)上端贯穿驱动箱(5)上壁并固定连接有托盘(26),所述托盘(26)上壁固定连接有夹持管(10),所述卷绕筒(8)套设在夹持管(10)外壁,所述夹持管(10)与卷绕筒(8)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卷绕筒(8)轴向位置的定位结构,所述驱动箱(5)后壁通过升降结构设置有第一支撑杆(9),所述第一支撑杆(9)上端设置有用于导纱的导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27)以及两组齿轮(28),所述驱动电机(27)固定连接在隔板(21)下壁且位于转轴(24)后侧,所述驱动电机(27)伸出轴贯穿隔板(21)内壁并伸出至隔板(21)上方,两组所述齿轮(28)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27)伸出轴外壁以及转轴(24)外壁且两组齿轮(28)圆周外壁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检测结构为扭矩传感器(25),所述扭矩传感器(25)固定连接在驱动箱(5)内侧下壁,所述扭矩传感器(25)输入轴与转轴(24)下端轴心相对且扭矩传感器(25)输入轴与转轴(24)下端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la混纺纱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柱塞板(29)、两组定位销(32)以及两组定位孔(801),两组所述定位孔(801)均设置在卷绕筒(8)内侧壁且呈径向相对状设置,所述柱塞板(29)滑动连接在夹持管(10)内侧壁,所述柱塞板(29)外壁套设有橡胶圈(30),所述橡胶圈(30)外壁与夹持管(10)内侧壁抵紧,所述柱塞板(29)上壁设置有用于方便提拉及按压的把手(11),所述柱塞板(29)下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呈前后分布的驱动板(31),两组所述驱动板(31)内壁均设置有呈前后贯通的滑槽(3101),所述滑槽(3101)呈v字型,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祥陈俊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炎博化学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