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617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7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半规则栅格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各节点间的路径距离);根据网络拓扑信息,针对源节点所在第rs行,确定源节点到第rs行各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和距离;分别从第rs‑1行到第一行方向以及从第rs+1行到最后一行,逐行进行多轮次的路径优化更新处理,以确定源节点到当前行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和距离,直至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的路径优化更新处理完毕。多轮次的路径优化更新处理包括多轮次地尝试将目标节点的父节点改为目标节点的邻节点以减小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距离,并在距离减小时更新目标节点的父节点。如此可加快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计算速度,降低最短路径更新时延,提升卫星通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网络拓扑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图论算法中,最短路径问题是经典的优化问题之一,其目标是寻找从源节点到其他节点的路径,使得源节点到其他节点的路径距离均为最短。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例如通用性较高的dijkstra算法,通过逐步选取当前未确定的、距离源节点最近的节点,最终生成从源节点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树。dijkstra算法具有通用性,适用于任意网络拓扑,然而,该算法仅基于局部最优选择,未充分利用特定网络结构的拓扑特性进行优化,导致在某些场景下生成最短路径的效率较低。

2、在卫星通信网络等特定场景中,网络拓扑呈现半规则栅格结构,各卫星节点通过带权边与邻近卫星节点相连,形成具有规律性但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由于卫星通信网络中链路权重会受传输时延、带宽、拥塞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网络拓扑频繁变动,路径需高频率更新。现有最短路径算法在面对这种结构化且动态变化的网络时,计算负担较重,难以满足实时路径更新的需求。因此,在半规则栅格结构的卫星通信网络中,传统最短路径算法在计算效率存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源节点所在的第rs行,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源节点到第rs行中每一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和距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rs-1行开始,按照从第rs-1行到第一行的方向,逐行进行多轮次的路径优化更新处理包括向上更新第一轮次;所述向上更新第一轮次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rs-1行开始,按照从第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源节点所在的第rs行,根据所述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所述源节点到第rs行中每一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和距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rs-1行开始,按照从第rs-1行到第一行的方向,逐行进行多轮次的路径优化更新处理包括向上更新第一轮次;所述向上更新第一轮次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rs-1行开始,按照从第rs-1行到第一行的方向,逐行进行多轮次的路径优化更新处理包括向上更新第二轮次;所述向上更新第二轮次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半规则栅格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rs-1行开始,按照从第rs-1行到第一行的方向,逐行进行多轮次的路径优化更新处理包括向上更新第三轮次;所述向上更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樟华孙思鹏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