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以及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16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以及风机。电机包括底座、轴承座、轴承组件、定子和转子,轴承座沿轴向延伸且内部形成筒状的安装空间并在一端形成安装入口,轴承座的另一端开设直径小于安装空间的穿设口,以在轴承座的另一端形成限位部;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止挡件,第一轴承自安装入口安装至安装空间内并限位于限位部,第二轴承自安装入口安装至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轴承间隔设置,止挡件过盈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并抵接于第二轴承背离第一轴承的一侧;定子套设于轴承座,转子的转动轴穿设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电机运转过程中,由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同心度更好,转动轴变形量更小,转子产生的震动、磨损和噪音均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以及风机


技术介绍

1、电机在诸多方面均有应用,电机内的轴承座内装有两个轴承,转子的转动轴同时插接于两个轴承内,定子套设于轴承座外,由定子的磁场变化带动转子转动,现有技术中,两个轴承一般从轴承座的两侧分别装配,这会使两个轴承的同心度较差,会给轴承座带来额外的磨损,影响轴承的寿命,同时,对于转子的转动轴来说,两个轴承的同心度差,转动轴容易发生轻微变形,当转子为风扇时,外部看来会带来较大的震动、磨损和噪音,造成电机的寿命下降,使用的体验感较差。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机以及风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能够提高两个轴承的同心度,进而降低对轴承座的磨损,延长轴承座的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能够延长轴承座的使用寿命,降低风扇的噪音和震动,提高客户使用满意度。

3、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电机,包括: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30)还包括隔套(33),所述隔套(33)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轴承(31)背离所述限位部(23)的一侧,所述隔套(33)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轴承(32)背离所述止挡件(34)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0)内侧壁向内凸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25),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25)沿所述轴承座(20)的内侧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凸起(25)沿所述轴承座(2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25)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轴承(31)和/或所述第二轴承(32)的周侧形状适...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30)还包括隔套(33),所述隔套(33)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轴承(31)背离所述限位部(23)的一侧,所述隔套(33)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轴承(32)背离所述止挡件(34)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0)内侧壁向内凸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起(25),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25)沿所述轴承座(20)的内侧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凸起(25)沿所述轴承座(2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凸起(25)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轴承(31)和/或所述第二轴承(32)的周侧形状适配,所述第一轴承(31)同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25)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二轴承(32)同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凸起(25)的内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轴承座(20)一次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轴承座(20)的材质相同且均为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4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宏愿程颐颢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依必安派特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