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飞蚊症的纯中药古法炮制滴眼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616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眼药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飞蚊症的纯中药古法炮制滴眼液及制备方法。一种治疗飞蚊症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西洋参40‑60份、党参30‑40份、密蒙花120‑140份、夏枯草80‑100份、枸杞子60‑80份、山茱萸50‑60份、桃仁30‑40份、红花15‑20份、珍珠母5‑8份、谷精草30‑50份、木贼草20‑30份、葛根4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君臣佐使原则合理配伍,各组分协同作用,显著增强治疗效果,同时结合古法炮制与磁性纳米靶向提取技术,减少活性成分在制备过程中的降解损失,同时降低眼表刺激性,有效提高中草药成分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眼药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飞蚊症的纯中药古法炮制滴眼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患者视野中会出现漂浮的黑影或絮状物,主要由玻璃体液化、胶原纤维聚集或炎症反应引起。随着电子设备使用增多及用眼强度加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中年人群及高度近视患者中更为显著。目前西医治疗以玻璃体切除手术为主,但存在感染、视网膜脱落等风险,而常规眼药水多针对症状缓解,无法根治且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眼表刺激。

2、中药治疗飞蚊症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多成分协同作用,既能改善玻璃体代谢失衡,又可调节全身气血,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然而,现有中药滴眼液目前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组方配伍多沿用传统清热明目药,缺乏针对玻璃体胶原修复的靶向成分,疗效不稳定;二是制备工艺多采用传统中药提取易破坏热敏性活性物质,容易导致有效成分损失;三是部分配方依赖冰片等促渗剂,长期使用易损伤角膜,加重眼部不适。基于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中药滴眼液,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飞蚊症的中药滴眼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飞蚊症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西洋参40-60份、党参30-40份、密蒙花120-140份、夏枯草80-100份、枸杞子60-80份、山茱萸50-60份、桃仁30-40份、红花15-20份、珍珠母5-8份、谷精草30-50份、木贼草20-30份、葛根4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母为纳米级煅制珍珠母,粒径为80-120nm,碳酸钙含量≥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贼草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且山奈酚-3-葡萄糖苷含量≥1.2mg/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飞蚊症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西洋参40-60份、党参30-40份、密蒙花120-140份、夏枯草80-100份、枸杞子60-80份、山茱萸50-60份、桃仁30-40份、红花15-20份、珍珠母5-8份、谷精草30-50份、木贼草20-30份、葛根4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母为纳米级煅制珍珠母,粒径为80-120nm,碳酸钙含量≥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贼草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且山奈酚-3-葡萄糖苷含量≥1.2mg/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比例为:西洋参45-48份、党参32-38份、密蒙花125-135份、夏枯草85-95份、枸杞子65-75份、山茱萸52-58份、桃仁32-38份、红花16-18份、珍珠母6-7份、谷精草35-45份、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寿
申请(专利权)人:万度医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