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刀刀圈及其制备工艺、盘形滚刀与TMB盾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6135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ZJ‑09型盾构盘形滚刀刀圈及其制备工艺、盘形滚刀与TMB盾构设备,属于掘进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工艺包括步骤:调控金属成分制备钢水‑浇注钢锭‑电磁振荡抽锭电渣重熔‑多向锻造‑高温均质化处理‑镦拔钢锭、下料镦粗并模锻加工‑对锻造后的刀圈毛坯碾环开孔处理‑超细化处理‑刀圈调质热处理‑刀圈真空淬火‑进行‑120℃深冷+3次回火,深冷后刀圈空放至常温后进行3次回火,其中540℃回火2次*5h,再回火530℃*5h,出炉后转高频感应内孔软化;其中所述对锻造后的刀圈毛坯碾环开孔处理:控制径向压力>轴向压力,所述径向压力和轴向压力的比为(1.2‑1.5),径向压力最大不超过15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掘进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zj-09型盾构盘形滚刀刀圈及其制备工艺、盘形滚刀与tmb盾构设备。


技术介绍

1、盾构掘进施工法在隧洞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效率高、安全性好,而且经济环保,是现代隧洞工程施工的最佳选择,而盾构掘进机是其最现代化的专业设备。盘形单刃滚刀结构是盾构掘进机上用于切削岩石和土层的专用刀具,它安装在刀盘上且在隧道施工时盘形单刃滚刀结构刀圈被贯入岩石土层中,同时刀盘在旋转装置驱动下带动盘形单刃滚刀结构实现公转和自转,使滚刀在岩石土层上连续滚压,完成对岩石土层的连续切削和破碎。

2、tbm盾构盘形滚刀是一种破岩刀具,通过刀圈对岩层的滚动碾压作用挤压破碎岩石,tbm盾构盘形滚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盾构机的破岩效率。现在市场上广泛应用的tbm盾构盘形滚刀的标准结构如专利号cn201820995719.7,是将两套圆锥滚子轴承背靠背安装在滚轴上,中间用隔环进行隔开,刀圈安装在滚轮外圆上,工作时滚轴不动,刀圈随滚轮以及轴承外圈一起绕滚轴转动,同时滚刀随刀盘绕刀盘中心进行旋转,以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p>

3、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刀刀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调控金属成分制备钢水-浇注钢锭-电磁振荡抽锭电渣重熔-多向锻造-高温均质化处理-镦拔钢锭、下料镦粗并模锻加工-对锻造后的刀圈毛坯碾环开孔处理-超细化处理-刀圈调质热处理-刀圈真空淬火-进行-120℃深冷+3次回火,深冷后刀圈空放至常温后进行3次回火,其中540℃回火2次*5h,再回火530℃*5h,出炉后转高频感应内孔软化,使得刀圈内孔硬度不低于HRC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刀刀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振荡抽锭电渣重熔:对钢锭进行双极串联电渣重熔,在抽锭过程中对钢锭进行喷淋冷却并且同步磁场震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刀刀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调控金属成分制备钢水-浇注钢锭-电磁振荡抽锭电渣重熔-多向锻造-高温均质化处理-镦拔钢锭、下料镦粗并模锻加工-对锻造后的刀圈毛坯碾环开孔处理-超细化处理-刀圈调质热处理-刀圈真空淬火-进行-120℃深冷+3次回火,深冷后刀圈空放至常温后进行3次回火,其中540℃回火2次*5h,再回火530℃*5h,出炉后转高频感应内孔软化,使得刀圈内孔硬度不低于hrc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刀刀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振荡抽锭电渣重熔:对钢锭进行双极串联电渣重熔,在抽锭过程中对钢锭进行喷淋冷却并且同步磁场震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刀刀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锻造:始锻温度1130-1150℃,终锻温度为900℃,压下率由40%~30%~20%~10%~5%逐步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刀刀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均质化处理:加热保温温度为1265℃,保温时间为15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滚刀刀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进周丽唐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铸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