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与工业安全交叉,具体涉及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工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长期面临多目标协同管控的难题。传统环境监测设备多聚焦于大气污染物(如pm2.5、so2)的检测,而职业病危害监测系统通常独立检测特定危害因子(如苯系物、粉尘),这种分离式架构导致数据无法互通,难以评估复合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综合影响。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2110234567.8的专利文件提出了一种多参数环境监测终端,但其固定式传感器配置无法适应工业场所危害源多变的特点,且未考虑检测能耗优化问题。申请号cn202010876543.2的专利文件虽然引入了无线传感网络,但仅实现数据传输功能,未解决多源数据的时间同步与噪声干扰问题。在能耗控制方面,cn201980012345.6的专利文件采用定时休眠策略降低功耗,但固定周期的采样模式易错过突发性污染事件,且唤醒延迟导致响应速度不足。职业病危害评估领域,现有系统多采用离线实验室分析或简单阈值报警,通过佩戴式检测仪采集个体暴露数据,但缺乏群体暴露的空间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阵列模块包括气体成分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构成的固定检测单元,以及通过磁吸接口动态装配的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辐射传感器和生物气溶胶传感器组成的扩展检测单元,所述固定检测单元周期性采集基准环境参数,所述扩展检测单元根据所述状态配置信号选择性激活,当所述激活指令触发时,磁吸接口向所述扩展检测单元供电并建立光通信链路,生成高精度危害参数信号补充至环境参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阵列模块包括气体成分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构成的固定检测单元,以及通过磁吸接口动态装配的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辐射传感器和生物气溶胶传感器组成的扩展检测单元,所述固定检测单元周期性采集基准环境参数,所述扩展检测单元根据所述状态配置信号选择性激活,当所述激活指令触发时,磁吸接口向所述扩展检测单元供电并建立光通信链路,生成高精度危害参数信号补充至环境参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包含多通道缓冲电路和噪声分离单元,所述多通道缓冲电路通过硬件时间戳标记各传感器数据采集时刻,所述噪声分离单元采用基于设备指纹识别的自适应滤波器,所述设备指纹识别通过分析传感器固有热噪声频谱特征建立噪声特征库,当检测到环境参数信号中混叠频率与特征库匹配时,启动数字陷波器消除传感器本体干扰,生成去设备噪声的标准化特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模块集包括人员定位子系统,所述人员定位子系统包含部署于工业场所的uwb(超宽带)定位基站和携带蓝牙信标的可穿戴设备,通过融合uwb到达时间差定位数据与蓝牙信号强度数据,计算人员实时三维坐标并映射至三维热力分布图,当检测到人员进入高风险区域时,动态调整风险等级信号的计算权重系数,生成带位置修正因子的所述预警指令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决策模块内置梯度分析算法,该算法通过滑动窗口提取标准化特征向量的时域变化率,当连续三个采样周期内变化率低于第一阈值时触发低功耗指令,当变化率超过第二阈值且持续两个采样周期时触发高精度激活指令,其中第二阈值为第一阈值的五倍以上,所述高精度激活指令包含传感器采样频率提升指令和信号放大电路增益调节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数据反馈的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模块包含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博河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