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575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电热机构,壳体内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电热机构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壳体上还设置有驱动部,调节机构、限位机构和驱动部互配用于调节电热机构的长度。本申请通过设置的驱动部,可以使得调节机构运作,通过限位机构,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电热机构上下移动,进而调节了电热机构的长度,使得电热机构可以匹配更多不同设备的加热腔,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头电热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


技术介绍

1、双头电热管是由双头出线的电热管,以金属管为保护外壳(包括不锈钢、紫铜管、各类进口钢材),沿管内中心轴均布螺旋高品质电热合金丝(镍铬、铁铬合金发热丝),并在空隙部分紧密填充具有良好耐热性、导热性和绝缘性的结晶氧化镁粉,管口两端用硅胶密封,在经其它工艺处理而成。

2、目前,现有的一些双头电热管在安装到设备内部的加热腔处时,由于设备内部加热腔的长度可能小于双头电热管的长度,导致双头电热管无法完全安装到设备中,从而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加热效果。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的一些双头电热管在安装到设备内部的加热腔处时,由于设备内部加热腔的长度可能小于双头电热管的长度,导致双头电热管无法完全安装到设备中,从而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加热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双头电热管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电热机构(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与电热机构(2)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部(5),所述调节机构(3)、限位机构(4)和驱动部(5)互配用于调节电热机构(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01)和下壳(102),所述上壳(101)固定安装在下壳(102)的顶端,且上壳(101)与下壳(102)之间相通,所述上壳(101)的外侧固定设有法兰(103)。>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电热机构(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与电热机构(2)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部(5),所述调节机构(3)、限位机构(4)和驱动部(5)互配用于调节电热机构(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01)和下壳(102),所述上壳(101)固定安装在下壳(102)的顶端,且上壳(101)与下壳(102)之间相通,所述上壳(101)的外侧固定设有法兰(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底盖(104),所述下壳(102)的底端开设有与底盖(104)相匹配的卡槽,且下壳(102)的一侧通过铰链与底盖(10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机构(2)若干电热部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部包括双头电热管主体(201),所述上壳(101)的顶端开设有与双头电热管主体(201)相匹配的第一开口,且若干第一开口为等距排布,所述双头电热管主体(201)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块(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头电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板(301),所述调节板(301)位于下壳(102)内的顶端,所述调节板(30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口,所述调节板(30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菊怀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烨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