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尤其涉及一种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沿空留巷技术作为无煤柱开采的核心手段,其挡矸支护体系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巷道围岩稳定及采空区密闭效果。当前行业内普遍采用架前铺设金属网配合挡矸支架的支护方式,在常规地质条件下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挡矸体系。然而,在三软煤层等特殊地质条件下,软岩顶板破碎产生的细粒砂石在采动应力作用下极易穿过传统金属网,导致架前三角区持续漏矸,这一现象会造成待浇筑区域顶板抽冒,致使柔模墙无法实现主动接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网支护的缺陷,通过刚柔材料的梯度分布实现了应力传递路径的优化重组,使得细矸颗粒在通过柔性网初步拦截后,进一步被塑钢网精确筛分截留,可以有效降低细矸漏失率,且柔性网和塑钢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可以避免传统金属网易发生的锈蚀脆化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包括挡矸网,所述挡矸网包括第一柔性网、第二柔性网和塑钢网,所述第一柔性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矸网(100),所述挡矸网(100)包括第一柔性网(110)、第二柔性网(120)和塑钢网(130),所述第一柔性网(110)、所述第二柔性网(120)和所述塑钢网(130)堆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网(130)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网(110)和所述第二柔性网(1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网(110)包括聚酯纤维柔性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矸网(100),所述挡矸网(100)包括第一柔性网(110)、第二柔性网(120)和塑钢网(130),所述第一柔性网(110)、所述第二柔性网(120)和所述塑钢网(130)堆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网(130)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网(110)和所述第二柔性网(1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网(110)包括聚酯纤维柔性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网(120)包括聚酯纤维柔性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空留巷挡矸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钢锚杆,所述螺纹钢锚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柔性网(110)、所述第二柔性网(120)和所述塑钢网(130),所述螺纹钢锚杆用于固定至待支护面,以便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柔性网(110)、所述第二柔性网(120)和所述塑钢网(130)相对于所述待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云,袁伟茗,王志华,刘勇,闫学忠,王东攀,黎劲东,吴占雄,王国亮,秦磊,李耀学,张晓龙,张伟龙,孙世卿,王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