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493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8
本技术属于管道流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缓冲过滤器,缓冲过滤器内设有第一过滤网筒和第二过滤网筒,第一过滤网筒具有与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网筒与第一过滤网筒间围设形成第二过滤腔,第二过滤腔通过第一过滤孔与第一过滤腔连通,第二过滤网筒与缓冲过滤器的内壁间围设形成净水腔,净水腔与出水口连通,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且净水腔通过第二过滤孔与第二过滤腔连通;缓冲过滤器的出水口连通有检测横管,检测横管上设有流量检测组件。本技术能够实现对水体的有效过滤,避免了自来水水体内藻类及杂质等对检测数据的影响,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流量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流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自来水供应系统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对供水管道中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准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爆管等突发情况,还能优化供水调度,提高供水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目前的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在用户端安装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存在如下缺陷:自来水管道内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可能会附着大量藻类或其它杂质,管道内自来水在流动时,杂质或藻类会穿过检测装置内部,当杂质经过检测装置时,管道内存在的杂质或藻类会导致堵塞现象的发生,进而会严重影响流量计的测量精度,甚至导致无法读取流量数据,影响检测结果,缩短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技术。

2、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缓冲过滤器,所述缓冲过滤器内设有第一过滤网筒和第二过滤网筒,所述第一过滤网筒套装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筒内,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筒具有与所述缓冲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网筒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筒间围设形成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网筒的筒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腔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网筒与所述缓冲过滤器的内壁间围设形成净水腔,所述净水腔与所述缓冲过滤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网筒的筒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缓冲过滤器,所述缓冲过滤器内设有第一过滤网筒和第二过滤网筒,所述第一过滤网筒套装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筒内,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筒具有与所述缓冲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网筒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筒间围设形成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网筒的筒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腔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孔与所述第一过滤腔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网筒与所述缓冲过滤器的内壁间围设形成净水腔,所述净水腔与所述缓冲过滤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网筒的筒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且所述净水腔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滤功能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滤器包括筒体和盖体,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筒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筒均位于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所述盖体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过滤功能的自来水供水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盖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相对应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盖体的顶部还设有把手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过滤功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亮马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昌乐实康水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