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窑自冷却欠氧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475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套筒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套筒窑自冷却欠氧燃烧装置。该装置由燃烧室和燃烧器两部分组成,燃烧室中心设有燃烧腔,燃烧腔外围均布有自冷却燃气管道;燃烧器包括由外向内同心布置的外燃气套管、中燃气套管、空气套管、内燃气套管、观察管、空气旋流器、燃气旋流器和预混管。燃烧时,冷的燃气依次经过燃气入口、第一燃气腔、自冷却燃气管道、第二燃气腔、燃气短管、第三燃气腔,到达燃烧腔与空气混合燃烧。冷的燃气在流经自冷却燃气管道时对燃烧室进行冷却,降低燃烧室温度;同时,燃气温度升高,增加了入窑热量,降低能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燃气自冷却方法解决了套筒窑上部欠氧燃烧室温度过高对燃烧室耐材的损伤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筒窑,尤其涉及一种套筒窑自冷却欠氧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1、活性石灰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和建筑材料领域,是国民发展的关键材料。套筒窑占地面积小、智能化程度高、能量利用率高、烧制的活性石灰的活性高,是生产活性石灰的关键设备。

2、套筒窑的燃烧室分上部燃烧室和下部燃烧室两种,为了提高石灰的煅烧效率,上部燃烧室为欠氧燃烧,下部燃烧室为过氧燃烧。上部燃烧室由于燃气过量,常常导致燃烧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co等可燃气体随烟气系统排出。目前,通常采用增加套筒窑上部欠氧燃烧室中空气含量,进而提高燃气的燃烬度来降低co的排放浓度。但燃烬度的提高会使燃烧室的温度升高,导致燃烧室耐材烧损率大幅提升,大大缩短燃烧装置的使用寿命。

3、因此,专利技术新型自冷却欠氧燃烧装置,在提高上部燃烧室燃气燃烬度的同时不提高甚至降低燃烧室耐材温度,对套筒窑活性石灰煅烧质量、套筒窑服役寿命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套筒窑自冷却欠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窑自冷却欠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和燃烧器(2),所述燃烧室(1)中心设有燃烧腔(101),燃烧腔(101)外围均布有自冷却燃气管道(102);所述燃烧器(2)包括外燃气套管(201)、中燃气套管(202)、空气套管(203)、内燃气套管(204)、观察管(205)、空气旋流器(206)、燃气旋流器(207)和预混管(208);所述外燃气套管(201)、中燃气套管(202)、空气套管(203)、内燃气套管(204)和观察管(205)由外向内同心布置;所述外燃气套管(201)设有燃气入口(2011),外燃气套管(201)与中燃气套管(202)形成第一燃气腔(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窑自冷却欠氧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和燃烧器(2),所述燃烧室(1)中心设有燃烧腔(101),燃烧腔(101)外围均布有自冷却燃气管道(102);所述燃烧器(2)包括外燃气套管(201)、中燃气套管(202)、空气套管(203)、内燃气套管(204)、观察管(205)、空气旋流器(206)、燃气旋流器(207)和预混管(208);所述外燃气套管(201)、中燃气套管(202)、空气套管(203)、内燃气套管(204)和观察管(205)由外向内同心布置;所述外燃气套管(201)设有燃气入口(2011),外燃气套管(201)与中燃气套管(202)形成第一燃气腔(2012),第一燃气腔(2012)与燃烧室(1)的自冷却燃气管道入口(1021)连通;所述中燃气套管(202)与空气套管(203)形成第二燃气腔(2021),第二燃气腔(2021)与燃烧室(1)的自冷却燃气管道出口(1022)连通;所述空气套管(203)设有空气入口(2031),空气套管(203)与内燃气套管(204)和观察管(205)形成空气腔(2032),空气腔(2032)出口与燃烧室(1)的燃烧腔(101)连通;所述内燃气套管(204)与观察管(205)形成第三燃气腔(2041),第三燃气腔(2041)出口与燃烧室(1)的燃烧腔(10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航吴冠霆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