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450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5
本技术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片,所述的弹性沉降片由推动件和压纱件、弹力臂三部分组成,推动件前端下方连接于压纱件,弹力臂连接于压纱件和推动件的连接处,推动件底部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前端为一斜面,弹力臂的末端设置了滑行凸块,滑行凸块的前端为一圆弧斜面,压纱件的前端设有一内槽的储纱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推动件的限位凹槽前端为一斜面,在沉淀片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推动件不会卡住,使其储纱凹槽压到纱线,下压的程度更低,增加了编织的行数;弹力臂采用两段式弯曲设计,向下弯曲后再向上弯曲,增加弹力臂自身的弹力,给沉降片提供足够的下压力,增加了下压的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编织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片


技术介绍

1、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

2、目前,大部分编织机使用的弹性沉降片,其设计的局限型比较大。由于对弹性沉降片下压力不够,无法实现沉降片深度下压,满足不了市面上的编织要求;其次沉降片在下压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够合理,容易出现卡住等不良现象。

3、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可知现有弹性沉降片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生产实践,利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沉降片由推动件和压纱件、弹力臂三部分组成,推动件前端下方连接于压纱件,弹力臂连接于压纱件和推动件的连接处,推动件的顶部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沉降片片踵,推动件底部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前端为一斜面,推动件中间设置了直槽孔,所述弹力臂的末端为由两段式弯曲形成,弹力臂的末端先向下弯曲后再向上弯曲,压纱件的前端设有一内槽的储纱凹槽,储纱凹槽的前侧为第一压线部,储纱凹槽的后侧为第二压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臂末端设置了滑行凸块,滑行凸块的前端为一圆弧斜面。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沉降片由推动件和压纱件、弹力臂三部分组成,推动件前端下方连接于压纱件,弹力臂连接于压纱件和推动件的连接处,推动件的顶部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沉降片片踵,推动件底部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前端为一斜面,推动件中间设置了直槽孔,所述弹力臂的末端为由两段式弯曲形成,弹力臂的末端先向下弯曲后再向上弯曲,压纱件的前端设有一内槽的储纱凹槽,储纱凹槽的前侧为第一压线部,储纱凹槽的后侧为第二压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臂末端设置了滑行凸块,滑行凸块的前端为一圆弧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压线的弹性沉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坚和钟外根林耿彪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