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正极用底涂浆料及底涂涂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435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用底涂浆料及底涂涂层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而成:导电剂4‑5%、粘结剂5‑6%、醇类溶剂14‑16%、余量的去离子水;其中,所述导电剂由球状导电炭黑、片状导电石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创新的四元导电剂组合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改性技术,显著提升了底涂涂层的导电性和结合力,同时优化了制浆工艺和铝箔预处理效果。片状石墨作为微米级导电剂,搭建了导电层的主体框架并增加了表面粗糙度,为后续正极活性层的附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球状炭黑填充片状石墨之间的间隙,构建了基础导电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用材料,具体是一种锂电池正极用底涂浆料及底涂涂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通常通过将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溶剂混合后涂覆在铝箔集流体上并烘干制得。然而,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因低导电性及铝箔表面残留油脂和光滑特性,导致涂布后正极活性层与铝箔间接触电阻大、结合强度不足,影响电芯充放电和循环性能。行业现有解决方案是在铝箔集流体上预先底涂导电涂层以降低界面电阻并改善结合力。

2、现有水性底涂浆料体系中,导电剂多采用炭黑、石墨、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的组合。然而,由于导电剂易团聚及低极性亲油性特性,在水性介质中分散困难,导致底涂涂层均匀性和导电性不足。此外,铝箔表面轧制油脂残留和低达因值问题,使得底涂浆料润湿铺展性差,进一步影响涂层结合力。尽管行业尝试通过电晕处理提升铝箔表面达因值,但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用底涂浆料及底涂涂层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导电炭黑、片状导电石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占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5-55%、20-30%、20-25%、余量,其中,碳纳米管与石墨烯质量比为0.8~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均为纳米级颗粒,所述片状导电石墨为微米级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导电炭黑、片状导电石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占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5-55%、20-30%、20-25%、余量,其中,碳纳米管与石墨烯质量比为0.8~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导电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均为纳米级颗粒,所述片状导电石墨为微米级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底涂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明祥陈兵黄立汪文伟马冲冲刘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源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