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为一种储能用铝壳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储能系统在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池模组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储能系统的运行效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储能用电池模组在结构和性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现有的一些电池模组为了密封效果,由于密封良好,内部热量无法排出,在散热性能方面不够理想,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还有一些电池模组为了散热效果,由于设置通风孔、散热孔等,导致电池模组密封性能不佳,容易让灰尘、水分等杂质进入模组内部,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此外,现有的电池模组在减震方面设计不够完善,容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对电池单元造成损坏,为此,提出一种储能用铝壳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用铝壳电池模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池模组在散热性能方面不够理想,密封性能不佳,减震方面设计不够完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用铝壳电池模组结构,包括铝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外壳(11)的内底壁两侧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12),多个所述限位凹槽(12)的内侧壁均贴合连接有电池单元(13),所述限位凹槽(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减震垫(14),所述电池单元(13)的下表面贴合连接于下减震垫(14)的上表面,所述铝外壳(11)的内侧壁两侧均设置有侧散热板(15),所述铝外壳(11)的内侧壁中部设置有散热隔板(16),所述侧散热板(15)的靠近散热隔板(1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插槽(17),所述电池单元(13)的外侧壁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插槽(17)的内侧壁,所述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用铝壳电池模组结构,包括铝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外壳(11)的内底壁两侧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凹槽(12),多个所述限位凹槽(12)的内侧壁均贴合连接有电池单元(13),所述限位凹槽(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减震垫(14),所述电池单元(13)的下表面贴合连接于下减震垫(14)的上表面,所述铝外壳(11)的内侧壁两侧均设置有侧散热板(15),所述铝外壳(11)的内侧壁中部设置有散热隔板(16),所述侧散热板(15)的靠近散热隔板(16)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插槽(17),所述电池单元(13)的外侧壁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插槽(17)的内侧壁,所述散热隔板(16)的靠近侧散热板(15)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插槽(18),所述电池单元(13)的外侧壁另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插槽(18)的内侧壁,所述铝外壳(11)的内前壁和内后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同侧两个所述连接块(19)的上表面通过螺钉(42)固定连接有压板(20),所述压板(20)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21),所述限位卡槽(2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减震垫(22),所述电池单元(13)的上表中部贴合连接于上减震垫(22)的下表面,所述铝外壳(11)的上表面通过多个螺丝(23)固定连接有铝盖(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用铝壳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散热板(15)和散热隔板(16)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散热通道(25),所述铝外壳(11)的前表面两侧和中部均开设有出风口(26),所述散热通道(25)的一端连通于出风口(26),所述铝外壳(11)的后表面两侧和中部均开设有进风口(27),所述散热通道(25)的另一端连通于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梁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浚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