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热控制器、电器盒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4269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4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冷散热控制器、电器盒及空调系统,该水冷散热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控制器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基板,基板背离控制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发热元件;以及散热件,包括液冷管和水冷板,液冷管的内部流通有冷却液,液冷管设置于发热元件的周侧,水冷板设置于控制器本体的第二侧,水冷板与液冷管连通,以对液冷管的冷却液进行冷却,本水冷散热控制器采用自主散热,安全性更高,同时可对发热严重的发热元件有针对性地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冷散热控制器、电器盒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空调系统功能的快速发展,控制器也随之快速更替。控制器作为空调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散热性能直接影响控制性能及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由于控制器上设置有cpu、功率模块等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不能及时将热量传递出去将会造成发热元件被烧毁,严重影响控制器的质量及可靠性。

2、目前,控制器的散热方式主要包括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其中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由于控制器安装于电器盒内部,风冷散热的效果不太理想;而对于水冷散热方式,现有部分产品是从整机中引出冷却管分布在控制器附近进行散热,这种方式既对整机结构有较多限制,在恶劣工况下可能会影响整机性能,又增加了整机冷媒泄漏的风险。因此,在恶劣工况下,如何能使控制器脱离整机、自主散热并摆脱传统的风冷散热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控制器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控制器采用风冷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不理想,而采用直接从整机中引出冷却液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122)上设置有第一入水口(122a)、流道(122c)和第一出水口(122b),所述水冷板(122)的所述第一入水口(122a)和所述第一出水口(122b)均与所述流道(122c)连通,所述水冷板(122)的所述第一入水口(122a)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22b)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121)的第一端设置有节流元件(123),所述节流元件(123)的第三入水口与所述液冷管(121)的第一端连通,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122)上设置有第一入水口(122a)、流道(122c)和第一出水口(122b),所述水冷板(122)的所述第一入水口(122a)和所述第一出水口(122b)均与所述流道(122c)连通,所述水冷板(122)的所述第一入水口(122a)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出水口(122b)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121)的第一端设置有节流元件(123),所述节流元件(123)的第三入水口与所述液冷管(121)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节流元件(123)的第三出水口与所述水冷板(122)的所述第一入水口(122a)连通,以控制所述液冷管(121)流入所述水冷板(122)的冷却液流量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124)和/或第二温度检测装置(125),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124)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液冷管(121)的第二端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125)被配置为检测环境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液冷管(121)的第一端的温度小于第三温度阈值,和/或,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那么控制所述节流元件(123)的开度减小,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洋周家葆罗德会刘宇航敖皓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