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硒化铋/碳点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0421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硒化铋/碳点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复合负极材料的原料包括:碳量子点、铋盐、亚硒酸盐、还原剂、有机溶剂,所述碳量子点的直径为2‑10n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原位构筑纳米级硒化铋/碳点复合负极材料,可以缩短锂离子扩散路径,增强硒化铋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及其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有效改善电极材料的储锂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纳米级硒化铋/碳点复合负极材料的容量得到显著提升,循环性能在已报道的硒化铋基材料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硒化铋/碳点(bi2se3/carbon dots)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使开发和研究可持续、可再生的高效电化学储能系统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2、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简称libs)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3、电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核心部件,其比容量偏低及循环和倍率性能不佳是制约libs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

4、目前,商业libs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其理论容量仅为372 mah g-1,难以满足动力电源的需求。因此,设计开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当前libs研究的迫切任务。

5、在可替代的libs负极材料中,硒化铋(bi2se3)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和高理论容量的转换-合金型负极材料。作为二维层状材料的一种,硒化铋具有显著的热电和光电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硒化铋/碳点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属复合负极材料的原料包括:碳量子点、铋盐、亚硒酸盐、还原剂、有机溶剂,所述碳量子点的直径为2-10 nm,所述碳量子点、铋盐和亚硒酸盐比例为(10-20)mg:(0.5-2)mmol:(1.0-2.0)m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铋盐和亚硒酸盐比例为(10-20)mg:(0.5-1.5)mmol:(1.0-1.5)m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铋盐和亚硒酸盐比例为(15-20)mg:0.8 mmol:1.2 mmo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硒化铋/碳点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属复合负极材料的原料包括:碳量子点、铋盐、亚硒酸盐、还原剂、有机溶剂,所述碳量子点的直径为2-10 nm,所述碳量子点、铋盐和亚硒酸盐比例为(10-20)mg:(0.5-2)mmol:(1.0-2.0)m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铋盐和亚硒酸盐比例为(10-20)mg:(0.5-1.5)mmol:(1.0-1.5)m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铋盐和亚硒酸盐比例为(15-20)mg:0.8 mmol:1.2 m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硒酸盐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0-2.0)mmol:(1.0-2.0)m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强钱飞宏黄德云刘元龙刘飞顾然然庹先伟马龙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创资源循环利用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