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消音装置及储能热管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41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1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通风消音装置及储能热管理系统,属于消音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消音器拆装、运输均不方便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通风消音装置包括:框体,包括用于围成通风管道的两块端板和两块侧板,每块端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以及吸音件,位于通风管道中且可拆卸地连接至侧板,吸音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复合吸音内芯,复合吸音内芯至少包括三层依次贴合设置的吸音层,外侧吸音层的材料密度低于内部吸音层的材料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通风消音装置及储能热管理系统,拆装方便,运输难度低;复合吸音内芯能同时吸收中高频和低频的噪音,解决了现有消音器只能处理中高频噪音的问题,降噪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音器,尤其涉及通风消音装置及储能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包括储能热管理系统在内的许多装置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为了不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需要使用通风装置进行风冷降温。冷空气穿行在通风装置中就产生噪音,为了提升使用体验,可以在通风装置上加装消音器。

2、现有部分消音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出口端间隔设置多个出风孔,在出风孔的壁面上贴有吸音材料。该消音器的缺陷包括:壳体以及用于分隔出风孔的隔板为一体结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拆装、运输均不方便;另外,只能处理中高频的噪音,无法有效处理低频到高频(63hz~8000hz)的宽频域的频谱噪音,不能对低频噪音占频谱能量主导地位的声源进行有效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通风消音装置及储能热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消音器拆装、运输均不方便的问题,消音降噪效果好。

2、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通风消音装置,包括:框体,包括用于围成通风管道的两块端板和两块侧板,每块所述端板可拆卸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1)包括端板主体(111)和端板盖(112),所述端板盖(112)和所述端板主体(111)扣合后围成用于填充吸音材料的空腔,所述端板主体(111)朝向所述通风管道(13)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件(2)包括靠近所述通风管道(13)出风口的出风端(23)和靠近所述通风管道(13)进风口的进风端(24),所述出风端(23)相对于所述进风端(24)弯折,所述出风端(23)的弯折方向朝垂直于气体流动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1)包括端板主体(111)和端板盖(112),所述端板盖(112)和所述端板主体(111)扣合后围成用于填充吸音材料的空腔,所述端板主体(111)朝向所述通风管道(13)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件(2)包括靠近所述通风管道(13)出风口的出风端(23)和靠近所述通风管道(13)进风口的进风端(24),所述出风端(23)相对于所述进风端(24)弯折,所述出风端(23)的弯折方向朝垂直于气体流动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端(23)与所述进风端(24)之间的夹角α在0°至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件(2)还包括共振消音腔(25),所述共振消音腔(25)位于所述外壳(21)靠近所述通风管道(13)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共振消音腔(25)沿气流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共振消音腔(25)与所述复合吸音内芯(22)所在空间通过隔板(26)相互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清徐礼嘉淮晓利李伟伟管新丁潘德双董玉军谢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柯诺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