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建造系统及船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船舶总段建造法是一种将船体总段组装成完整船体的建造方法。具体来说,这种方法首先将船体中部的模块总段(基准总段)吊到船台上定位固定,然后依次吊装前后的相邻总段。当两个模块总段的对接缝焊接结束后,即可进行该处的舾装工作。
2、目前,船舶总段建造法一般采用“分段-总组-搭载”的串行作业模式,难以满足船舶低成本快速交付的需求,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由于船舶的模块总段数量多,并且采用顺序串行作业搭载,因此导致船坞占用时间长,从而限制了船坞或船台年度建造产能的提升。其次,需要对船舶的各个模块总段进行顺序施工,导致场地工位占用时间长,工位周转率低。再次,场地共享率低:造船厂普遍存在产线建造产品不同和节拍不同的现象,产线经常会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出现部分场地闲置的问题,而上述闲置场地往往很难被其他产线共享使用。最后,在现有的船舶总段建造法中,在船舶的不同模块总段的建造过程中,信息流交不畅,各产线间较为独立,导致并行施工程度的深度不足。
3、因此,亟需一种
...【技术保护点】
1.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建造船舶,所述船舶包括机舱模块总段(1)、货舱模块总段(2)、艏部模块总段(3)、上建模块总段(4)和烟囱模块总段(5),所述船舶建造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船台线(200)、所述第二船台线(300)和所述船坞线(400)呈放射状分布于所述港池(100)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驳船(500),所述驳船(500)位于所述港池(100)中,能够将所述货舱模块总段(2)和/或所述艏部模块总段(3)运输至所述第一船台线(2
...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建造船舶,所述船舶包括机舱模块总段(1)、货舱模块总段(2)、艏部模块总段(3)、上建模块总段(4)和烟囱模块总段(5),所述船舶建造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船台线(200)、所述第二船台线(300)和所述船坞线(400)呈放射状分布于所述港池(100)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驳船(500),所述驳船(500)位于所述港池(100)中,能够将所述货舱模块总段(2)和/或所述艏部模块总段(3)运输至所述第一船台线(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船台线(200)包括第一移船轨道(210),所述第一移船轨道(210)连通于所述港池(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建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船(500)上设置有驳船轨道(510),所述驳船轨道(510)能够与所述第一移船轨道(210)对接,还能够与所述第二移船轨道(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楚畅,林德齐,吴华荣,赵师纬,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