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0323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5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包括拓扑特征提取模块、跨系统拓扑对齐模块和异常溯源追踪模块,其中:拓扑特征提取模块从多源异构系统中提取设备节点的多维属性特征及拓扑连接关系,生成动态指纹向量;跨系统拓扑对齐模块接收动态指纹向量并构建中间语义层,输出标准指纹向量;通过解析多源异构系统的差异化拓扑规则生成统一拓扑模型,并计算不同系统间标准指纹向量的比对差异值以及电气连接度特征的等效连接关系;异常溯源追踪模块接收比对差异值并构建异常传播树,生成异常传播路径;并通过分析比对等效连接关系与比对差异值的耦合权重,定位异常的根源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分析,具体为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传统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中,多源异构系统间的数据协同面临显著技术瓶颈。不同业务系统因设计目标与功能导向差异,采用异构的拓扑建模规则与数据表达范式,导致设备节点的属性特征(如空间坐标、电气连接关系)在跨系统交互时存在语义鸿沟与格式冲突。传统方法通常依赖静态规则库或预设模板对异构数据进行单向映射,难以动态解析多源拓扑表达中的隐含关联(如层级化连接模式、动态阻抗变化),导致拓扑模型冗余、等效关系失真。

2、此外,多源数据动态更新时,各系统间的实时校验缺乏统一语义层支撑,异常检测仅能基于局部规则匹配的线性分析机制,无法捕捉复杂电网中异常传播的跨层级耦合效应。尤其在设备节点状态频繁波动的场景下,传统系统因缺乏动态指纹向量与耦合权重分析能力,难以精准建模异常传播路径,根源节点的识别依赖粗粒度拓扑剪枝策略,导致校核效率低下且误判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节点的多维属性特征包括设备类型编码、运行参数特征值和拓扑层级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节点的拓扑连接关系的获取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指纹向量的生成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节点的多维属性特征包括设备类型编码、运行参数特征值和拓扑层级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节点的拓扑连接关系的获取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指纹向量的生成过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拓扑对齐模块(200)包括标准指纹向量输出单元(201),所述标准指纹向量输出单元(201)用于标准指纹向量,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异构系统数据协同的配电网图实一致性校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拓扑对齐模块(200)包括统一拓扑模型生成单元(202),所述统一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刘辉潘东蒋明胡昊李周王潇史伟豪张淑娟王庆军袁方梁凌红张静鑫方明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