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刷,具体为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
技术介绍
1、在金属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表面可能会产生微小的瑕疵、氧化物层或污垢。通过利用绕刷在金属表面旋转,由于刷毛的柔软性和弹性,它能够均匀地覆盖金属表面,避免了传统抛光方法可能出现的局部过度磨损或不均匀抛光。通过绕刷的旋转,金属表面可以被均匀打磨,最终形成光滑且具有较高光泽度的表面。
2、常规情况下,对于机械零件表面抛光时,机械零件表面的边缘、尖角或台阶会对刷毛产生集中摩擦,导致这些区域的刷毛更容易受损,其受损严重会影响后续抛光效果,因此需要及时更换,此时绕刷中剩余部分因无法调整而被浪费,增加了耗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绕刷局部受损严重需要整体更换而导致耗材成本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包括:
3、单圈刷组,其数量有若干个,且上方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4)包括上窄下宽的推进腔(1041)、与推进腔(1041)中部两侧相互连通的细条腔(1042)以及与推进腔(1041)一端的底部相互连通的预留腔(10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结构(105)包括与推进腔(1041)形态一致的弧形条(1051),且弧形条(1051)挤入凹槽(104)内时,与凹槽(104)之间的间隙在1mm-2mm之间,弧形条(1051)中部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4)包括上窄下宽的推进腔(1041)、与推进腔(1041)中部两侧相互连通的细条腔(1042)以及与推进腔(1041)一端的底部相互连通的预留腔(10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结构(105)包括与推进腔(1041)形态一致的弧形条(1051),且弧形条(1051)挤入凹槽(104)内时,与凹槽(104)之间的间隙在1mm-2mm之间,弧形条(1051)中部的两侧均胶接有与细条腔(1042)相契合的记忆金属条(1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条(1051)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定位圆筒(1053),在弧形条(1051)一端的下方设置有与预留腔(1043)形态一致的限位片(1054),弧形条(1051)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片(1054)形态、大小一致的槽口,限位片(1054)的顶部和定位圆筒(1053)的顶壁之间连接有穿过弧形条(1051)的弹簧结构(1055),在定位圆筒(1053)的顶部设置有拨板(1056),拨板(1056)的底部安装有依次穿过定位圆筒(1053)、弧形条(1051)并与限位片(1054)的顶部连接的拉杆(10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件表面抛光用绕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珍,刘雪燕,钟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傲群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