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加热炉烟气极限热回收的模块化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803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实现加热炉烟气极限热回收的模块化空气预热器,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高温模块组和低温模块组,高温模块组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一烟气入口,高温模块组的下部壳侧与低温模块组壳侧连通,低温模块组的另一侧上部设有第二烟气出口,且高温模块组和低温模块组内竖直布置有多根换热管,高温模块组和低温模块组的底部设有底部风箱;其中,烟气从高温模块壳侧第一烟气入口进入,并经过烟气连通口,从低温模块壳侧第二烟气出口排出,从而构成U型烟气流动通道;空气从低温模块组的顶部进入换热管内,并经过底部风箱,从高温模块组的换热管顶部排出,从而构成U型空气流动通道。烟气流向与空气流向形成逆流双U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加热炉烟气极限热回收的模块化空气预热器


技术介绍

1、空气预热器是一种回收烟气余热、提升进入炉窑的空气温度、降低炉窑燃料消耗、改善燃烧状况的常用炉窑辅助设备。空气预热器在许多不同的工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发电厂、化工厂和制造业等。国内外钢铁企业热工炉窑现阶段普遍采用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主要为带内插件圆管换热器和错流板式换热器等。传统管式空气预热器较转轮式空气预热器具有不易泄露、更换检修容易等特点,且由于采用错流换热形式和受现场场地条件限制,管式空气预热器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阻力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错流换热方式导致烟气入口侧换热管受高温热冲击大容易碳化甚至泄漏,而烟气出口侧则可能因低温腐蚀导致泄漏和堵塞;且错流换热方式高温端差偏大,不利于提高热风炉整体热效率,高低温温度场差异大,严重影响到设备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传统管式空气预热器普遍采用直圆管,换热能效低,体积庞大;且由于换热器多为错流式布置,为了降低管外烟气侧流动阻力,普遍采用了较低的烟气流速,一方面降低了换热器整体换热系数,另一方面错流式布置受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高温模块组和低温模块组,所述高温模块组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一烟气入口,所述高温模块组的另一侧与所述低温模块组的一侧并排,所述低温模块组的另一侧上部设有第二烟气出口,所述高温模块组和所述低温模块组并排的一侧下部设有烟气连通口,且所述高温模块组和所述低温模块组内竖直布置有多根换热管,所述高温模块组和所述低温模块组的底部设有底部风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侧的U型烟气流动通道的烟气流向和所述管侧的U型空气流动通道的空气流向形成逆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空气预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高温模块组和低温模块组,所述高温模块组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一烟气入口,所述高温模块组的另一侧与所述低温模块组的一侧并排,所述低温模块组的另一侧上部设有第二烟气出口,所述高温模块组和所述低温模块组并排的一侧下部设有烟气连通口,且所述高温模块组和所述低温模块组内竖直布置有多根换热管,所述高温模块组和所述低温模块组的底部设有底部风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侧的u型烟气流动通道的烟气流向和所述管侧的u型空气流动通道的空气流向形成逆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生涂爱民刘世杰赵兴顺陈二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