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把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751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9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把手注塑模具,包括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动模以及下静模,上动模的上端设有注塑口,上动模以及下静模之间设有成型组件围合成型注塑件的型腔,成型组件包括左成型件以及右成型件,两者对称设置;上动模的下端连接有左支撑杆,左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斜向件,第一斜向件的下侧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内设有第一行位腔,第一斜向件伸入第一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一滑块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斜向件,第二斜向件的右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右成型件,右成型件内设有第二行位腔,第二斜向件伸入第二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上动模内设有分流注塑组件,通过分流注塑组件分流至型腔的各个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把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在注塑模具领域,车门把手作为汽车外观和功能性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注塑模具的设计至关重要。传统的车门把手注塑模具往往存在结构复杂、成型精度低、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特别是针对车门把手这种形状复杂、细节要求高的部件,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注塑模具设计的一大挑战。近年来,随着注塑模具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师们开始探索更加高效、精准的模具结构。其中,采用斜向件和滑块结构的模具设计因其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精准成型而备受青睐。这种设计通过斜向件的驱动和滑块的滑动,使得模具在合模和开模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调整型腔的形状和尺寸,从而满足车门把手等复杂部件的成型需求。然而,现有的斜向件和滑块结构模具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结构复杂、运动控制难度大、易磨损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这种模具结构,提高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成为当前注塑模具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把手注塑模具,旨在解决以上的问题。

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把手注塑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动模以及下静模,所述上动模的上端设有注塑口,所述上动模以及所述下静模之间设有成型组件围合成型注塑件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左成型件以及右成型件,两者对称设置;所述上动模的下端连接有左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斜向件,所述第一斜向件的下侧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第一行位腔,所述第一斜向件伸入所述第一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斜向件,所述第二斜向件的右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所述右成型件,所述右成型件内设有第二行位腔,所述第二斜向件伸入所述第二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动模内设有分流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把手注塑模具,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动模以及下静模,所述上动模的上端设有注塑口,所述上动模以及所述下静模之间设有成型组件围合成型注塑件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左成型件以及右成型件,两者对称设置;所述上动模的下端连接有左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斜向件,所述第一斜向件的下侧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第一行位腔,所述第一斜向件伸入所述第一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斜向件,所述第二斜向件的右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所述右成型件,所述右成型件内设有第二行位腔,所述第二斜向件伸入所述第二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上动模内设有分流注塑组件,塑胶流入所述注塑口后通过所述分流注塑组件分流至所述型腔的各个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动模的下端还连接有右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斜向件,所述第三斜向件的下侧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第三行位腔,所述第三斜向件伸入所述第三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连接有第四斜向件,所述第四斜向件的左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所述左成型件,所述左成型件内设有第四行位腔,所述第四斜向件伸入所述第四行位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左成型件以及所述右成型件搭配以形成所述型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青王检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一化精密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