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背压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9732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8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背压供热系统,涉及供热和节能技术领域。高背压供热系统包括:压缩装置,用于压缩低压缸排出的乏汽以生成第一蒸汽;换热装置,用于利用第一蒸汽的余热加热热网回水,第一蒸汽失热后成为疏水被送入冷却回收装置,升温后的热网回水用于供热;冷却回收装置,由低压缸排出的乏汽进入冷却回收装置冷却后成为凝结水进行存储,由换热装置排出的疏水通过冷却回收装置进行回收。该高背压供热系统,通过设置压缩装置压缩乏汽以提高乏汽的压力和温度成为第一蒸汽,之后利用第一蒸汽加热热网回水以供热,解决了乏汽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热和节能,具体地,涉及一种高背压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当今能源结构正在向着清洁、低碳的方向加速转型,清洁高效的利用煤炭资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电机组供热改造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更是“双降双低”电力新常态下火电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具有节能减排、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等优势。当前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一直备受重视。

2、目前热电联产改造技术主要有:中排打孔供热、旁路供热和低温余热利用,包括高背压供热和热泵供热等。其中将汽轮机乏汽直接回收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乏汽热量的大部分利用,变乏汽废热为供热热量,使得汽轮机的冷源损失大幅减少,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但是受低压缸末级和次末级安全特性的影响,空冷机组供热最高背压只能达到30~33kpa,乏汽利用率低;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需更换低压缸转子以满足高背压供热的需求,更换低压缸转子实现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一年需更换两次转子,运行维护和检修费用较高。而且传统高背压供热适应性较差,对热负荷和电负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当供热负荷达到一定程度时高背压供热才有显著的经济性。同时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背压供热系统,连接汽轮机的低压缸(1)和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压供热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压供热系统还包括:检修旁路(5),设置在低压缸(1)的排汽口与压缩装置(2)的蒸汽出口之间,检修旁路(5)与压缩装置(2)的蒸汽流通管路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修旁路(5)上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压供热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6),与换热装置(3)的换热出水口连接,用于对自换热装置(3)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背压供热系统,连接汽轮机的低压缸(1)和热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压供热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压供热系统还包括:检修旁路(5),设置在低压缸(1)的排汽口与压缩装置(2)的蒸汽出口之间,检修旁路(5)与压缩装置(2)的蒸汽流通管路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修旁路(5)上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压供热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6),与换热装置(3)的换热出水口连接,用于对自换热装置(3)排出的热网回水进行二次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背压供热系统还包括:预热换热装置(7),具有预热进口、预热出口、预热入水口和预热出水口,预热进口与低压缸(1)的排汽口连接,预热出口与冷却回收装置(4)的冷却回水口连接,预热出水口与换热装置(3)换热进水口连接,热网回水自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鹏飞王东冯云鹏康朝斌曹蓉秀赵鹏陈阳张伟张华锋陈瑞山王兴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