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改性的埃洛石-牡蛎微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731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改性的埃洛石‑牡蛎微粉的制备方法,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面改性的埃洛石‑牡蛎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埃洛石粉和牡蛎壳粉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在碱性溶液1中与MgO混合,助熔改性,得到预处理粉末,煅烧,得到煅烧粉末;将所述煅烧粉末置于碱性溶液2中,活化,然后置于L‑赖氨酸水溶液中,反应,得到埃洛石‑牡蛎微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牡蛎壳粉煅烧过程中反应活性低、氧化钙转化率低、孔隙度低、比表面积和孔容小的问题,大幅提升了产物的吸附性能。通过对煅烧过程中牡蛎微粉的结晶构型转变的把控和表面改性处理,解决其在应用中的生物相容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附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改性的埃洛石-牡蛎微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贝壳粉是以软体动物的外壳为原料,经过粉碎加工而成的粉状物。贝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同时还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甲壳素、氨基酸和多糖物质等物质,可应用于多种领域。贝壳粉具有多孔纤维状双螺旋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其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吸附能力,而且经过活化处理的贝壳粉微细颗粒可以强化这一特性,能够更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游离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及异味物质。

2、然而,现有的贝壳粉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相对复杂,需要采用特定的技术和工艺,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现有的改性贝壳粉的吸附性能还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改性的埃洛石-牡蛎微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牡蛎壳粉煅烧过程中反应活性低、氧化钙转化率低、孔隙度低、比表面积和孔容小的问题,大幅提升了产物的吸附性能。通过对煅烧过程中牡蛎微粉的结晶构型转变的把控和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改性的埃洛石-牡蛎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埃洛石粉为粉碎至过30目筛的埃洛石粉,所述牡蛎壳粉为粉碎至过50目筛的牡蛎壳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埃洛石粉和牡蛎壳粉的质量比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1的pH值为12.4-12.6;所述MgO的添加量为所述中间品的10wt%;所述助熔改性的时间为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900℃,时间为1h;所述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改性的埃洛石-牡蛎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埃洛石粉为粉碎至过30目筛的埃洛石粉,所述牡蛎壳粉为粉碎至过50目筛的牡蛎壳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埃洛石粉和牡蛎壳粉的质量比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1的ph值为12.4-12.6;所述mgo的添加量为所述中间品的10wt%;所述助熔改性的时间为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900℃,时间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腾吴泓均朱轩凌王靖怡王海燕李雅婕丁思羽谢娅莉段烨宋子念舒千惠蔡竣麒吕瑞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