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墨机构及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709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01 18:36
本技术涉及盖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墨机构及辅助装置,其包括按压单元,包括按压组件;注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按压组件内侧的升降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底部的注墨组件;底座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注墨组件底部的盖章组件;辅助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盖章组件外侧的辅助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第一齿条、齿轮与第二齿条的配合,在按压手持外壳对文件进行盖章的同时,储墨管均匀地向印章补墨,通过注墨管、堵墨板与第二弹簧的配合,在盖章器内部的储墨管202e缺墨时,向储墨管202e注墨,通过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的配合,保证盖章器处于文件盖章处的正上方,避免连续盖章同一文件时需要重复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盖章,特别是一种注墨机构及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盖章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办公文具,其重要性在于它能够高效地完成文件的鉴定、审批、确认、标识及签署过程,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其核心组成部分,即印章。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关键问题,即油墨的消耗与补充。传统的补墨方式往往繁琐且耗时,极大地影响了盖章效率,尤其是在需要高频次盖章的场合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2、常见的补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拆卸式补墨。这种方法要求用户首先将盖章器进行拆解,找到油墨储存的位置,然后手动添加印油。这一过程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油墨泄漏或印章损坏,另一种常见的补墨方式是蘸取印泥式。这类盖章器在每次盖章时都需要携带印泥,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在高频次盖章场景下,携带印泥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因印泥分布不均导致盖章效果不一致,影响文件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101)包括手持外壳(101a)、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1a)内侧的两组三角形滑块(101b)、设置于所述两组三角形滑块(101b)之间的异型滑块(101c)、设置于所述异型滑块(101c)外侧的套管(101d)、设置于所述套管(101d)顶部的第一弹簧(101e)、设置于所述异型滑块(101c)外侧的两组转轴(101f),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轴(101f)外侧的两组扭簧(101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101)包括手持外壳(101a)、设置于所述手持外壳(101a)内侧的两组三角形滑块(101b)、设置于所述两组三角形滑块(101b)之间的异型滑块(101c)、设置于所述异型滑块(101c)外侧的套管(101d)、设置于所述套管(101d)顶部的第一弹簧(101e)、设置于所述异型滑块(101c)外侧的两组转轴(101f),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轴(101f)外侧的两组扭簧(101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1)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101d)内侧的第一齿条(201a)、与所述第一齿条(201a)啮合的齿轮(201b)、与所述齿轮(201b)啮合的第二齿条(201c)、贯穿设置于所述齿轮(201b)中心的固定杆(201d)、设置于所述第二齿条(201c)外侧的限位柱(201e)、设置于所述限位柱(201e)外侧的连接外壳(201f),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齿条(201c)底部的连接柱(201g)。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墨组件(202)包括设置于所述异型滑块(101c)顶部的注墨管(202a)、设置于所述异型滑块(101c)底部的出墨口(202b)、设置于所述出墨口(202b)底部的堵墨板(202c)、两端分别与所述异型滑块(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