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入侵植物综合治理,具体涉及一种物理-化学协同生态防控刺苍耳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是一种入侵性杂草,原产于南美洲,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其种子可通过风媒、动物及人类活动远距离传播,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下降、农作物减产及牲畜健康受损。现有防除刺苍耳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除法和物理刈割法,该两种方法目前存在以下缺陷,化学防除法:长期使用导致杂草抗药性增强,且过高、多次的除草剂使用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破坏生态环境;物理刈割法:难以彻底清除根系、再生风险高,工作强度大、成本高。所以本领域亟需一种防效效果好、能够保护一定的生物多样性、适用于大规模生态治理的刺苍耳的防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化学协同生态防控刺苍耳的方法,对刺苍耳的防效高达97%以上,种子库密度减少93%以上,在低成本投入的基础上能够快速减少刺苍耳种群,对其他物种的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适用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化学协同生态防控刺苍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刺苍耳苗期喷施草甘膦溶液后,覆盖黑色地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期为4~5叶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甘膦溶液的浓度为1.5g/L~1.7g/L,每平方米喷施的量为0.45L~0.55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甘膦溶液中含有0.1%质量体积百分比的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
6.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化学协同生态防控刺苍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刺苍耳苗期喷施草甘膦溶液后,覆盖黑色地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期为4~5叶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甘膦溶液的浓度为1.5g/l~1.7g/l,每平方米喷施的量为0.45l~0.55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甘膦溶液中含有0.1%质量体积百分比的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多糖苷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