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9657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电池隔膜技术领域。该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基膜层;形成于所述基膜层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对位芳纶凝胶层;形成于所述基膜层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对位芳纶凝胶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对位芳纶凝胶层上的第一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对位芳纶凝胶层上的第二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所述第一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和第二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均包含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多糖类粘合物质和陶瓷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透气性以及润湿性,翘曲较少;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电池隔膜。


技术介绍

1、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组件,用于分离正极和负极,主要功能是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自由通过。传统的电池隔膜材料主要是聚烯烃,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近年来,开发新型隔膜材料及优化隔膜制备工艺成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含有对位芳纶的隔膜由于其优异的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润湿性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对位芳纶通常是一种具有耐热和高化学稳定性的高性能合成纤维,可由对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胺缩聚等工序制成。含有对位芳纶的隔膜主要采用复合工艺制成,例如以聚烯烃等材料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覆对位芳纶溶液,从而形成复合隔膜。目前,从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单面涂覆对位芳纶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使用较多。但是,对位芳纶单面涂覆容易导致隔膜边缘翘曲较大,基于应力作用,隔膜会向涂覆的那面弯曲,涂覆厚度越厚应力现象就越严重,不利于应用。同时,单面涂覆也会导致对位芳纶涂层较薄,难以有效优化隔膜耐热性等。

3、因此,寻找合适方法制备含有对位芳纶的高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为聚烯烃膜层,进一步为聚丙烯膜层或聚乙烯膜层;和/或,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12-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芳纶凝胶层和第二对位芳纶凝胶层的厚度分别为0.5-1μm;和/或,所述第一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和第二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的厚度分别为1-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芳纶凝胶层和第一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的厚度比,以及所述第二对位芳纶凝胶层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为聚烯烃膜层,进一步为聚丙烯膜层或聚乙烯膜层;和/或,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12-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芳纶凝胶层和第二对位芳纶凝胶层的厚度分别为0.5-1μm;和/或,所述第一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和第二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的厚度分别为1-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芳纶凝胶层和第一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的厚度比,以及所述第二对位芳纶凝胶层和第二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的厚度比均为1: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位芳纶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层和第二对位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利魏楠李双昌庄锐范翠玲高晓佳刘茂举王霞苏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