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9601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包括具有以太网端口的第一收发器节点和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发射/接收线路。以太网端口包括一个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每条发射/接收线路承载着从通信地耦合的第二收发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副本。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第一收发器节点接收。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第一收发器节点丢弃。如果将复制的数据包输入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发射/接收线路发生故障,则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开始如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起作用。第一收发器节点配置成将复制的数据包从每个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发射/接收线路上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相关申请交叉参考本申请涉及2006 年 8 月 7 日提交的题为“MAPPINGEXTERNAL PORT US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利用虚拟局域网映射外部端口)( ‘782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 号11/462782。通过引用将782申请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介绍
保护倒换在诸如SONET等载波类电信网络中使用,以便甚至在链路失效(go down)或者中断时也能保持通信。本质上,使用保护倒换的系统在点A与B之间采用冗余通 信链路,即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如果主链路失效,则检测到这种情况,并且点A和B倒换到 备用链路。但是,以太网还没有保护倒换。
技术实现思路
在第一方面,一种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ethernetprotection switching system)包括具有以太网端口的第一收发器节点和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 一个端口的发射/接收线路。以太网端口包括一个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至少一个备用接 收以太网端口。每条发射/接收线路承载着从通信地耦合的第二收发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包 的副本。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第一收发器节点 接收。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复制的 数据包在第一收发器节点丢弃。如果将复制的数据包输入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发射/ 接收线路发生故障,则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开始如主用接收以太网 端口起作用。第一收发器节点配置成将复制的数据包从每个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 发射/接收线路上传输。在第二方面,一种保护倒换以太网端口的方法包括在受保护以太网交换机的主 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复制的数据包;在受保护以太网交换机的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 复制的数据包;将虚拟局域网标签添加到在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的复制的数据包;根 据接收到复制的数据包的以太网端口将虚拟局域网标识符分配给虚拟局域网标签,以便形 成经修改的数据包;丢弃在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上接收的复制的数据包;以及根据虚拟局 域网标识符将经修改的数据包发送给网络处理器端口。在第三方面,一种保护倒换以太网端口的方法包括在受保护以太网交换机的主 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复制的数据包;在受保护以太网交换机的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 复制的数据包;丢弃在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的复制的数据包;以及将在主用接收以太 网端口接收的复制的数据包发送给网络处理器端口。在第四方面,一种程序产品包括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程序指令,这些程序指令可 操作以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将虚拟局域网标签添加到在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的复 制的数据包;根据接收到主用数据包的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将虚拟局域网标识符分配给虚 拟局域网标签,以便形成经修改的数据包;丢弃在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上接收的复制的数7据包;以及根据虚拟局域网标识符将经修改的数据包发送给以太网交换机的网络处理器端在第五方面,一种程序产品包括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程序指令,这些程序指令可 操作以使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丢弃在受保护以太网交换机的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的 复制的数据包;以及将在受保护以太网交换机的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接收的复制的数据包 发送给网络处理器端口。附图说明图1-3示出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的各个实施例的框图。图4是对于进入收发器节点情形所修改的虚拟局域网数据包的一个实施例的框 图。图5是在收发器节点的以太网端口作为未修改的数据包所接收的经修改的数据 包的内部路径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图6是作为未修改的数据包从收发器节点的以太网端口发送的经修改的数据包 的内部路径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图7是对于进入收发器节点情形所修改的虚拟局域网数据包的一个实施例的框 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进入情形保护倒换输入数据包的方法(a method to protection switch input data packets for ingress)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禾呈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进入情形保护倒换输入数据包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 程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进入情形保护倒换输入数据包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 程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外出情形保护倒换输出数据包的方法(a method to protection switch input data packets for egress)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禾呈图。根据惯例,所描述的各种特征没有按比例绘制,而是绘制时强调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特征。参考标号在附图和文本中表示相似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照构成其部分的附图,附图中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可 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说明性实施例。充分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以便使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但是要理解,可利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 下,可进行逻辑、机械和电变更。因此,以下详细说明不是要理解为限制性的。图1-3分别示出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10-12的各个实施例的框图。以太网保护倒 换系统为基于以太网的收发器节点提供保护倒换能力。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10-12包括第 一收发器节点,它包括一个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一条发 射/接收线路通信地耦合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另一条发射/接收线路通信地耦合到各 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每条发射/接收线路承载着从通信地耦合的第二收发器节点发送的 数据包的副本。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第一收发器节 点接收。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复制 的数据包在第一收发器节点丢弃。如果将复制的数据包输入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发射 /接收线路发生故障,则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开始如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起 作用。第一收发器节点配置成将复制的数据包从每个以太网端口(主用和备用接收以太网 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发射/接收线路上传输。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10-12还包括第二收发器节点,它包括一个主用接收以太网 端口和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发射/接收线路通信地耦合到第二收发器节点的以 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使得第二收发器节点中的以太网端口以点对点配置通信地耦 合到第一收发器节点的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本文所述的保护倒换在全双工点对 点链路上实现。保护倒换不在半双工、点对多点总线配置上实现。每条发射/接收线路承载着从第一收发器节点发送的复制的数据包。从发射/接 收线路输入到第二收发器节点中的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第二收发器节 点接收。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第二收发器节点的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 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第二收发器节点丢弃。如果将复制的数据包输入到第二收发器节点中 的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发射/接收线路发生故障,则第二收发器节点的至少一个备用接 收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开始如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起作用。第二收发器节点配置成将 复制的数据包从第二收发器节点的每个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发射/接收线路上传 送给第一收发器节点。在至少一条发射/接收线路上复制在通信地耦合第一和第二收发器节点的发射/ 接收线路上传送和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包括:具有以太网端口的第一收发器节点,所述以太网端口包括一个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发射/接收线路,每条发射/接收线路承载着从通信地耦合的第二收发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副本,其中,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接收,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所述复制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丢弃,并且如果将所述复制的数据包输入到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所述发射/接收线路发生故障,则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开始如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起作用,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配置成将复制的数据包从每个所述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所述发射/接收线路上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7-5-18 11/750,688一种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包括具有以太网端口的第一收发器节点,所述以太网端口包括一个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发射/接收线路,每条发射/接收线路承载着从通信地耦合的第二收发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副本,其中,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复制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接收,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所述复制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丢弃,并且如果将所述复制的数据包输入到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所述发射/接收线路发生故障,则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开始如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起作用,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配置成将复制的数据包从每个所述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所述发射/接收线路上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具有以太网端口的第二收发器节点,所述以太网端口包括一个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 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其中,所述发射/接收线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的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 相应一个端口,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中的所述以太网端口以点对点配置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一收发 器节点的所述以太网端口中的相应一个端口,每条发射/接收线路承载着从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发送的复制的数据包, 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中的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所述 复制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接收,从发射/接收线路输入到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的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 中的相应一个端口的所述复制的数据包在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丢弃,并且如果将所述复制的数据包输入到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中的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 的所述发射/接收线路发生故障,则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的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 端口中的一个端口开始如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起作用,其中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配置 成将复制的数据包从所述第二收发器节点中的每个所述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所述 发射/接收线路上传送给所述第一收发器节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其中,每个收发器节点包括具有所述一 个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网络处理器,所述网络处理 器配置成接受从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所述发射/接收线路输入的数 据包,并且丢弃从其它发射/接收线路输入的复制的数据包,所述网络处理器还配置成将 复制的数据包从所述网络处理器中的每个所述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在每条所述发射/接 收线路上传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其中,将第一网络处理器中的以太网端 口通信地耦合到第二网络处理器中的以太网端口的每条发射/接收线路包括发射线路,用于将从所述第一网络处理器中的所述以太网端口输出的数据包传送给所述第二网络处理器中的通信地耦合的以太网端口 ;以及接收线路,用于将从所述第二网络处理器中的所述以太网端口输出的数据包传送给所 述第一网络处理器中的通信地耦合的以太网端口。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其中,每个收发器节点包括 具有内部端口的网络处理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包括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网络处理器的所述内部端口的网络处理器端口 ; 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网络处理器端口的所述以太网端口 ;以及 位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中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倒换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其中,每个收发器节点中的以太网交换 机包括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其中,在第一以太网交换机从第一网络处理器中的第一内部端口接收的数据包从所述 第一以太网交换机中的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 的每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通过所述发射/接收线路发送给所述第二以太网交 换机;并且其中,在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从第二网络处理器中的第二内部端口接收的数据包从所述 第二以太网交换机中的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 的每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输出,以便通过所述发射/接收线路发送给所述第二以太网交 换机。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还包括存储在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一存储器中的外出VLAN倒换表;以及 存储在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二存储器中的外出VLAN倒换表,其中通过所述发 射/接收线路从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发送给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的复制的数据包根 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所述外出VLAN倒换表来发送,并且通过所述发射/接收线路 从所述第二以太网交换机发送给所述第一以太网交换机的复制的数据包根据存储在所述 第二存储器中的所述外出VLAN倒换表来发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太网保护倒换系统,其中,所述网络处理器配置成根据进入 VLAN倒换表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接收数据包,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包括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所述通信链路的状态的状态应用,其中所 述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成当包括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所述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接收 包括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口的所述通信链路的故障状态,其中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故障状 态,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接受来自通信地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备用接收以太网端口中的一个 端口的所述发射/接收线路的数据包,并且丢弃来自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主用接收以太网端 口的所述发射/接收线路的数据包。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波兰
申请(专利权)人:ADCDSL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