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600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7:58
一种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属于锂电池集成母排的布局和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软板组件和支撑软板组件的垫板,软板组件的至少一端安装有连接器,连接器垂挂与垫板区域外,软板组件包括作为主板的单面柔性电路板,单面柔性电路板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包括有与单面柔性电路板端部焊接的双面柔性插接板,双面柔性插接板与单面柔性电路板端部的焊接处形成焊接区域,焊接区域设置一组基板对焊接区域进行夹持固定。针对现有大容量数据传输时需要电插头的传输路线多且体积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部具有体积小且双面传输路线连接部的动力电池内部互连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锂电池集成母排的布局和结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电池管理系统(bms)成为确保电动汽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其中,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对电池电芯进行信号采集是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fpc信号采集板主要用于测量电池电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以实现对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然而,现有的汽车bms系统中采用的fpc信号采集板存在几个显著的技术限制和挑战。

2、首先,现行的fpc信号采集板长度普遍超过1.8米,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线路板制造过程的复杂度,还导致在最终组装至电池包时需要通过至少两次的折叠和摆正操作才能正确安装。这一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极易在fpc的折弯处产生裂纹,从而影响信号的准确采集,危及电芯信号采样的安全。其次,由于fpc信号采集板的长度,从电芯检测到的信息传输路径过长,会引入时延,这影响到控制设备对电池状态做出快速准确判断的能力。在部分电芯失效的情况下,过长的fpc信号采集板也不利于电池模组的拆装和更换,影响了系统的维护效率和成本。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包括软板组件(4)和支撑所述软板组件(4)的垫板(1),所述软板组件(4)的至少一端安装有连接器(41),所述连接器(41)垂挂与所述垫板(1)区域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上具有若干电极串联单元(2),所述电极串联单元(2)可以分为至少4组电极串联组,每组所述电极串联组内至少一个所述电极串联单元(2)内设置有信号采集用的硬板组件(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脚(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包括软板组件(4)和支撑所述软板组件(4)的垫板(1),所述软板组件(4)的至少一端安装有连接器(41),所述连接器(41)垂挂与所述垫板(1)区域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上具有若干电极串联单元(2),所述电极串联单元(2)可以分为至少4组电极串联组,每组所述电极串联组内至少一个所述电极串联单元(2)内设置有信号采集用的硬板组件(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脚(22)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涂覆银基导电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串联单元(2)包括由所述垫板(1)上表面向下表面凹陷形成的用于卡合所述铜铝排(3)的电极槽(12),和嵌合在所述电极槽(12)内的所述铜铝排(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单层柔性板与多层柔性结合技术的新型ccs,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槽(12)内包括一段向下表面凹陷,且横截所述电极槽(12)的分极槽(13),所述分极槽(13)与所述铜铝排(3)上的凸条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艾格莱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