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线清洁,特别涉及一种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及船舶。
技术介绍
1、对于海上作业船舶而言,尤其是钻探船和深海水立管取水船,通常将入水作业完成后的钢制钻管、取水管线等海工管线经过简单的淡水冲洗后堆放在甲板上,以防止高盐度海水和附着生物对海工管线的腐蚀。目前常用的海工管线多采用水枪或水刷冲洗的方式进行清洁,难以对海工管线内壁进行全面清洁,并且海工管线经过冲洗后直接湿性堆放在甲板上,海工管线内残留的水分和海上环境依旧会导致海工管线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海工管线防护系统,能够提高海工管线的清洁可靠性,以保护海工管线,降低海工管线被腐蚀生锈的风险。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海工管线防护系统的船舶。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包括:
4、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仓和位于所述清洁仓内的清洁模块、烘干模块以及传送模块,所述传送模块包括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所述第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仓的底壁设有移位槽,所述清洁仓的底壁表面为第一位置,所述移位槽的底部为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单元、第一滑轮架以及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滑轮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滚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轮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一轮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海工管线承靠于所述第一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海工管线承靠于所述第二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仓的底壁设有移位槽,所述清洁仓的底壁表面为第一位置,所述移位槽的底部为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单元、第一滑轮架以及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滑轮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滚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轮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一轮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海工管线承靠于所述第一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海工管线承靠于所述第二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仓的底壁表面沿所述海工管线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倾角,且所述清洁仓的靠近所述清洁模块的一端高于远离所述清洁模块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仓的顶部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海工管线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烘干模块包括风机、第一滑块以及第一伸缩架,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伸缩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风机,且所述第一伸缩架沿所述清洁仓的高度方向上可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包括第一清洁组件和第二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清洁组件包括第一喷头、第一支架以及驱动轮组,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清洁仓内并位于所述海工管线的一端,所述第一喷头穿设于所述驱动轮组并承靠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喷头对应所述海工管线的管口设置,所述驱动轮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喷头沿所述海工管线的长度方向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喷头在所述海工管线的内部位移,所述清洁仓的顶部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清洁组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管线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仓设有隔板,以使所述储存仓被划分为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东宇,陈梅,郭旭东,夏长发,王嘹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