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565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双模谐振结构的双端开路枝节两端折叠,不仅能够缩减尺寸,且形成电容耦合,便于调控传输零点位置,有效抑制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增强滤波器的阻带衰减特性;另外,设置多个双模谐振结构通过馈电结构耦合连接,在阻带内引入多个传输零点,提高滤波性能;并且,可通过微带结构将双模谐振结构连接实现磁电混合耦合,通过调节微带结构连接的位置、阻抗与长度,可调节双侧反射零点的位置,从而调节滤波器的带外抑制阻带范围;具有小尺寸、强阻带抑制与大带宽的特点,能够有效滤除带内噪声和干扰,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扩展通信系统动态范围,在卫星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源集成器件,涉及一种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


技术介绍

1、在射频电路设计中,常使用滤波器来抑制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随着通信技术的变革,对滤波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小型化、低损耗、高抑制等需求。

2、滤波器可由多种形式实现,传统的如波导滤波器、介质滤波器等。随着通信系统体积缩小,目前多采用平面滤波器,对于高频段带阻滤波器,其常见的平面结构包括经典微带结构(平行耦合线结构、发夹结构)、开口谐振环结构、缺陷地结构等。其中,经典微带结构通常采用四分之一波长或半波长谐振器相互耦合实现,其优点是易于设计与加工,但是其尺寸较大且矩形系数不高;开口谐振环结构由半波长谐振器折叠演变而来,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尺寸,但其高次谐波抑制较差且传输零点难以控制;缺陷地结构通过在接地平面中刻蚀特定形状的图案,改变了该平面上的分布电流,从而改变传输线的特性,该结构提高了边带抑制并缩小了尺寸,但加工困难,难以与半导体工艺兼容且存在电磁泄漏的风险。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以缩小器件尺寸、提升阻带抑制能力、降低工艺难度,成为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开路枝节包括一个本体部和两个双折叠部,所述本体部呈“П”型,所述双折叠部呈“L”型,两个所述双折叠部分别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两端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模谐振结构中,所述短路枝节和所述双端开路枝节的中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谐振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双模谐振结构通过所述馈电结构耦合连接。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端开路枝节包括一个本体部和两个双折叠部,所述本体部呈“п”型,所述双折叠部呈“l”型,两个所述双折叠部分别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两端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模谐振结构中,所述短路枝节和所述双端开路枝节的中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谐振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双模谐振结构通过所述馈电结构耦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上集成的带阻滤波器芯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宸王晨歌葛澜莫炯炯王志宇郁发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