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及低温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9487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及低温施工方法,涉及桥梁领域,针对目前低温环境下对湿接缝及相邻翼缘板区域加热导致箱梁内部温差过大而损伤的问题,通过配置第一加热组件对湿接缝及邻接翼缘板进行加热,配置第二加热组件对箱梁主体的腹板、顶板和底板进行加热,实现箱梁与湿接缝的同步升温和温度动态调节,降低湿接缝、翼缘板和箱梁主体之间的温差,能够利用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使湿接缝和箱梁之间形成合适的温度梯度,降低湿接缝与箱梁之间温差不协调所引发的界面裂缝和强度失衡问题,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与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及低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桥梁多采用预制箱梁结合湿接缝的形式,在冬季或严寒地区的低温环境施工时,由于箱梁间的湿接缝采用现浇施工,若是没有足够高的养护温度,湿接缝会产生混凝土冻胀、裂纹、结构疏散、表面泛霜等质量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些应用于湿接缝的施工养护设备及相应施工养护方法,通过在湿接缝上方和下方分别布置保温层,对湿接缝区域进行加热和保温,以确保所浇筑的湿接缝处于所需的养护温度内,提高低温环境施工时的养护效果。

2、而在设置湿接缝上方和下方的加热和保温设施后,湿接缝侧面与箱梁翼缘板对接位置的温度仍不易调节,仅关注湿接缝本体的加热保温,而忽视了与之连接的预制梁体的温度状态。由于预制梁体比如箱梁在低温环境下本身温度较低,若湿接缝位置浇筑的混凝土在上方和下方保温层的加热作用下升温,而箱梁端部翼缘板保持低温,会使得湿接缝和箱梁翼缘板之间形成较大的温差,导致翼缘板和湿接缝的对接位置产生不均匀热应力,易引发裂缝、脱粘或界面剥离等早期损伤,而通过增大湿接缝上方和下方保温层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加热组件,贴附在箱梁腹板和箱梁底板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膜和保温层,电加热膜贴附在箱梁上,保温层布置在电加热膜远离箱梁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贴敷在箱梁的内腔壁的电加热膜,电加热膜连续分布并覆盖在箱梁内腔的顶部、底部和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加热组件,贴附在箱梁腹板和箱梁底板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膜和保温层,电加热膜贴附在箱梁上,保温层布置在电加热膜远离箱梁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贴敷在箱梁的内腔壁的电加热膜,电加热膜连续分布并覆盖在箱梁内腔的顶部、底部和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布置在翼缘板的上表面和底面,还布置在湿接缝区域的顶部和底部。

6.一种湿接缝与箱梁协调的低温施工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湿接缝与箱梁协调温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婧楠周也轩刘松楫邱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