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474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7:50
本技术涉及圈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承接部位于下料部和圈圆部的延长线交点处,承接部一面紧邻下料部,相邻面紧邻圈圆部,承接部包括支撑组和转向部,转向部设于支撑组中部上方,且可绕支撑组左右转动;当柱状面剂的压力与复位弹簧的收缩势能平衡时,转向板转至最大角度并向二号传输带倾斜,柱状面剂在自重作用下从转向板上滚落到二号传输带上,被二号传输带送至圈圆机内圈成圆圈状备用,当柱状面剂从转向板上滚落后,在复位弹簧收缩势能的作用下,转向板绕中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回到初始平衡状态,可承接第二条柱状面剂,并对其转向,如此循环,完成圈圆机的自动上料,不需安排专人操作,节省人工并提高圈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圈圆机,尤其为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


技术介绍

1、圈圆机是将食品通过物料与载体接触并随其运动,在载体圈圆作用下逐步将食品加工成圆圈状。在食品加工中,需要圈圆操作的有很多,如面包、甜甜圈、糕点及糖果等。主要是使面团的外形成圆圈状,并使内部气体均匀分散:组织细密,同时通过高速旋转揉捏,使面团形成均匀的表皮,这样可使面团在下一段醒发时所产生的气体不致跑掉,从而使面团内部得到较大的并且很均匀的气孔。

2、传统的圈圆机在圈圆工作中,由人工将条状面剂放入圈圆机中成型,不仅需要安排专人操作,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提出的需要安排专人操作、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包括:下料部,所述下料部将面剂揉搓分切成均等的柱状体,并向前输送;

3、圈圆部,所述圈圆部与下料部垂直布置,所述圈圆部将下料部揉搓分切好的柱状面剂圈成圆圈状;

4、承接部,所述承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部(1)包括下料机(11)和一号传输带(12),所述下料机(11)将面剂揉搓分切成均等的柱状体,并排列在一号传输带(12)上,所述一号传输带(12)将柱状面剂输送至承接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圆部(2)包括圈圆机(21)和二号传输带(22),所述二号传输带(22)将承接部(3)传送的柱状面剂输送进圈圆机(21)内,所述圈圆机(21)将柱状面剂圈成圆圈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部(1)包括下料机(11)和一号传输带(12),所述下料机(11)将面剂揉搓分切成均等的柱状体,并排列在一号传输带(12)上,所述一号传输带(12)将柱状面剂输送至承接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圆部(2)包括圈圆机(21)和二号传输带(22),所述二号传输带(22)将承接部(3)传送的柱状面剂输送进圈圆机(21)内,所述圈圆机(21)将柱状面剂圈成圆圈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包括两片支撑板(31)、两个导向孔(32)和底板(33),所述支撑板(31)均固定设于底板(33)上表面的两对边上,所述导向孔(32)分别位于支撑板(31)正面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上料的圈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34)包括转板组和复位组,所述转板组承接一号传输带(12)输送的柱状面剂,柱状面剂压迫转板组转动,使柱状面剂滚落至二号传输带(22)上,当柱状面剂从转板组滚落后,复位组带动转板组回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永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