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及组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4729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9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及组合方法,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包括框架组件、设置在上框架板和下框架板之间的多个通道板,框架组件包括上框架板和下框架板,上框架板上开设有上对接孔,下框架板上开设有下对接孔;通道板上开设有通道孔、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上对接孔和下对接孔均对应通道孔的位置设置,以使上对接孔、下对接孔、通道孔相互连通,第一密封槽围绕通道孔外边缘设置,第二密封槽围绕通道板外边缘设置。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能够实现双重密封,将多个框架组件组合连接即可灵活调整模块化换热器的尺寸及换热效率,便于工作人员对单个模块进行维修更换,提高模块化换热器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及组合方法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一种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化工、空调、能源等领域,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换热器类型,通常由一组波纹金属板组成,这些金属板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流道,热流体和冷流体通过不同的流道进行热交换,板上设置有角孔,供传热的两种液体通过,完成热量的传递。

2、然而,现有的大型板式换热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个问题,首先,其体积较大、良品率低、生产成本高,此外,大型板式换热器不便于维修,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通常需要停机维修,并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板式换热器的尺寸通常是固定的,其在面对不同工况和使用场景时的适应性较差,难以灵活应对系统需求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及组合方法,以解决大型板式换热器不便于维修、面对不同工况和使用场景时的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包括:框架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板(2)上还开设有第一检测孔(24)和第二检测孔(25),所述第一检测孔(24)与所述第一密封槽(22)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孔(25)与所述第二密封槽(2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板(2)上还开设有第一连接槽(26)和第二连接槽(27),所述第一连接槽(2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槽(22)、所述第一检测孔(2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槽(27)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密封槽(23)、所述第二检测孔(25)连通。</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板(2)上还开设有第一检测孔(24)和第二检测孔(25),所述第一检测孔(24)与所述第一密封槽(22)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孔(25)与所述第二密封槽(2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板(2)上还开设有第一连接槽(26)和第二连接槽(27),所述第一连接槽(2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槽(22)、所述第一检测孔(2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槽(27)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密封槽(23)、所述第二检测孔(2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27)的轴线与所述通道板(2)宽度方向上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孔(21)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检测孔(24)与所述通道孔(21)一一对应设置,沿所述通道板(2)的长度方向,相邻所述通道孔(21)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孔(24)相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彬彬张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得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