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汽车,尤其涉及一种陆空分体式飞行汽车后端低速碰撞测评方法。
技术介绍
1、陆空分体式飞行汽车作为未来交通领域的创新产品,因其结合了陆地与空中交通的双重优势,正在快速发展。传统汽车的碰撞测试方法已相对成熟,并具有标准化的测试体系。然而,飞行汽车尤其是分体式飞行汽车的设计,由于具备可分离的陆行体和飞行体,其测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飞行体部分包含了关键的飞控系统、动力系统及复材机身等高价值部件,当陆行体、飞行体呈现前后构型(飞行体处于陆行体后端)时,这些部件在碰撞(如追尾事故)中的保护尤为关键。
2、当前的汽车碰撞测试标准主要针对完整的汽车结构,尚无专门针对飞行汽车飞行体部分的碰撞测试规范。特别是在追尾工况(后端低速碰撞工况)中,飞行体部分的复杂性与脆弱性使其容易受到损害,而传统的追尾碰撞测试标准并未涉及飞行体结构,不足以测试飞行汽车产生碰撞时陆行体对飞行体的保护能力及飞行体的损伤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陆空分体式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陆空分体式飞行汽车后端低速碰撞测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防撞梁的吸能效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体关键区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陆行体关键区域,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陆空分体式飞行汽车后端低速碰撞测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8.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空分体式飞行汽车后端低速碰撞测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防撞梁的吸能效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体关键区域,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陆行体关键区域,还包括: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恩泽,王国杰,史爱民,李雪玲,于人杰,高翔,王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