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443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包含聚四氟乙烯和纳米纤维素,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组分:80~120份的环氧树脂、90~140份的固化剂、30~60份的纳米纤维素、10~20份的聚四氟乙烯、1~2份的抗氧剂、0.6~1.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0.2~0.8份的萘钠处理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减摩耐磨特性,利用纳米纤维素的强度,提高了聚四氟乙烯的机械性能,并且充分利用纳米纤维素的吸水特性,使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水润滑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润滑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聚四氟乙烯和纳米纤维素为减摩耐磨材料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1、滑动轴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风力发电等领域,自润滑滑动轴承具有适用于无法加油或很难加油的场所,可在使用时不保养或少保养。金属类自润滑滑动轴承,承载能力强,耐高温,但是其抗冲击、耐腐蚀性能较差;高分子材料类自润滑滑动轴承的特点与之相反,耐腐蚀性较好,但承载能力弱,且在重载、冲击作用下,易发生变形,影响传动精度及设备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强高分子材料的承载能力,提高其耐磨性能,使其具有优异的低摩擦高耐磨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作为自润滑高分子材料的典型代表,聚四氟乙烯具有较优异的减摩性能,常作为自润滑填料,但其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因此,提高含有聚四氟乙烯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耐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公开的资料文献显示,通过将聚四氟乙烯等微纳米填料接枝在混编纤维织物上,提高了填料的润滑效率,改善自润滑织物衬垫的摩擦磨损性能。具有多元填料聚四氟乙烯、二硼化钛、硫酸钡等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兼具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复合材料,包含聚四氟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还包括纳米纤维素,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组分:80~120份的环氧树脂、90~140份的固化剂、30~60份的纳米纤维素、10~20份的聚四氟乙烯、1~2份的抗氧剂、0.6~1.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0.2~0.8份的萘钠处理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组分:90~100份的环氧树脂、100~120份的固化剂、40~50份的纳米纤维素、14~16份的聚四氟乙烯、1.4~1.6份的抗氧剂、1~1.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0.4~0.6份的萘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复合材料,包含聚四氟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还包括纳米纤维素,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组分:80~120份的环氧树脂、90~140份的固化剂、30~60份的纳米纤维素、10~20份的聚四氟乙烯、1~2份的抗氧剂、0.6~1.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0.2~0.8份的萘钠处理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组分:90~100份的环氧树脂、100~120份的固化剂、40~50份的纳米纤维素、14~16份的聚四氟乙烯、1.4~1.6份的抗氧剂、1~1.5份的硅烷偶联剂和0.4~0.6份的萘钠处理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黏度范围为1800~2800mpa·s,所述黏度指25℃粘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黏度范围为500~1000mpa·s,所述黏度指25℃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丽华关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技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