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郗大伟专利>正文

穿刺式双腔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410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容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穿刺式双腔容器,包括:用于盛装料体A的上料筒,底部开口通过底部隔膜密封;用于盛装料体B的下料筒,顶部开口通过顶部隔膜密封;所述上料筒卡装在上穿刺筒内;所述下料筒可拆卸安装在连接筒内,所述连接筒卡装在下穿刺筒上;所述上穿刺筒插装于下穿刺筒内且能够向内行进,所述上穿刺筒和下穿刺筒的底部分别设有相错开的刀组一和刀组二;当上穿刺筒相对于下穿刺筒向内行进时,刀组一和刀组二能够分别刺破底部隔膜和顶部隔膜。该穿刺式双腔容器,通过上下穿刺筒及相错布置的穿刺刀组,实现了双料体在使用前的即时穿刺混合,有效避免了料体预混导致的活性衰减问题,保证了化妆品中高活性成分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器,具体为穿刺式双腔容器


技术介绍

1、在化妆品行业,许多高活性成分具有易氧化、易失效的特性,因此常采用分腔包装的方式,将两种料体分别存储,在使用前再即时混合,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活性。例如,维生素c、美白精华、酶类、修复因子等常与其他溶剂或基质分离储存,以避免降解。

2、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双腔包装容器一般是软管式双腔结构、双泵分配结构以及旋转混合式结构等,这些结构虽然也能够实现双料体的独立储存和即时混合,但也存在有一些问题:

3、一是操作不便,需要用户自行挤压或旋转混合,过程繁琐,且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料体残留或混合不充分;

4、二是密封性欠佳,容易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渗漏;

5、三是易用性不理想,在双料体混合后,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穿刺式双腔容器,具备操作方便、穿刺可靠、操作便捷、密封性好、混合效率高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3)的顶部凸起形成有筒嘴,顶部隔膜(5)覆盖密封筒嘴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刺筒(7)底部的外壁上凸起形成有环形凸起(8),所述环形凸起(8)卡接在连接筒(6)的内壁形成的环形卡槽(9)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8)上凸起形成有止旋片(10),所述止旋片(10)卡装在连接筒(6)的顶部开设的止旋槽(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

【技术特征摘要】

1.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3)的顶部凸起形成有筒嘴,顶部隔膜(5)覆盖密封筒嘴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穿刺筒(7)底部的外壁上凸起形成有环形凸起(8),所述环形凸起(8)卡接在连接筒(6)的内壁形成的环形卡槽(9)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8)上凸起形成有止旋片(10),所述止旋片(10)卡装在连接筒(6)的顶部开设的止旋槽(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底部的外壁上凸起形成有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活动卡设在限位槽(14)中,所述限位槽(14)开设在上穿刺筒(12)顶部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式双腔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郗大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