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图像数据融合的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物外立面与外界环境发生直接交互关系,为建筑物提供声、光、热、气、水等多种环境管理功能。建筑物外立面体系较为多样,包括外墙外保温体系、饰面砖、外墙材料挂板、幕墙体系等。我国一般房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70年,而绝大多数建筑物外立面保温层的使用年限仅为25年,不少外保温层在竣工后3至5年即发生开裂、脱落等破坏,发生人身财物损伤事件。目前,我国总建筑面积已超600亿平米,以竣工10年以上的建筑每年需检测一次的频率计算,则每年约有200亿平米的建筑外立面的安全性需进行检测。现行的主要建筑物外立面损伤检测方式仍为目测法、锤击法等传统检测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已难以适应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的新需求。尽管红外热成像技术、无人机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探地雷达技术等经过前期探索,已经在部分实际工程中有所应用,以上方法相比传统检测方法虽然可以观测到更多的位置,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但最终的损伤检测结果仍需专业人士的判断,难以实现快速检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模态图像数据融合的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图像数据融合的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筑自身情况包括服役年限、结构形式和外立面材料;周边环境情况包括数据采集时间、天气和建筑周边遮挡情况;航拍路线的选择以距离被检测面5~10m,且需垂直于被检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图像数据融合的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无人机逐层获取建筑外立面的可见光图像数据和红外热成像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模态图像数据融合的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图像数据融合的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筑自身情况包括服役年限、结构形式和外立面材料;周边环境情况包括数据采集时间、天气和建筑周边遮挡情况;航拍路线的选择以距离被检测面5~10m,且需垂直于被检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图像数据融合的建筑外立面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无人机逐层获取建筑外立面的可见光图像数据和红外热成像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兴,王璞瑾,肖建庄,谢旺兰,符宇欣,曲宏,林建萍,刘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