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致病性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361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59
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致病性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细胞膜透性改变、防御酶活性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抑制或毒素合成减少中的至少一种机制实现抑菌作用。2,4‑二叔丁基苯酚抑菌的作用方式在于其能够破坏黄瓜枯萎病菌细胞膜完整性,扰乱细胞膜功能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产生氧化损伤,从而抑制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同时,2,4‑二叔丁基苯酚能够抑制黄瓜枯萎病菌防御酶活性、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对毒素合成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进而达到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菌丝侵染寄主植物的目的,为后续更深入的黄瓜枯萎病抑制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抑菌剂,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2,4-二叔丁基苯酚在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致病性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规模化生产长期受枯萎病的严重制约。在连作栽培模式下,该病害发病率可高达70%以上,重病区甚至导致绝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病原学研究表明,黄瓜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引发,其致病机制主要涉及两大协同作用机制:其一为导管堵塞假说,病原菌通过分泌纤维素酶、果胶酶等细胞壁降解酶(cwdes)破坏宿主维管组织,导致木质部堵塞及水分运输障碍;其二为毒素致病假说,其产生的镰刀菌酸可破坏植物细胞膜通透性,干扰水分代谢并诱导系统性萎蔫。两类致病因子的协同效应显著加速了病害发展进程。

2、当前防治策略以轮作倒茬等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化学药剂处理。然而,连作障碍导致的土壤病原菌富集使传统农业措施收效受限,而化学防治面临以下关键瓶颈:1)常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易诱导病原菌产生抗药性;2)缺乏针对致病关键靶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在抑制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 cucumerinum)致病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细胞膜透性改变、防御酶活性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抑制或毒素合成减少中的至少一种机制实现抑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2,4-DTBP的施用浓度为0.05 mg/mL至1.6 m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2,4-DTBP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0.104 mg/mL,对孢子萌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在抑制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 cucumerinum)致病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细胞膜透性改变、防御酶活性降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抑制或毒素合成减少中的至少一种机制实现抑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2,4-dtbp的施用浓度为0.05 mg/ml至1.6 m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2,4-dtbp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0.104 mg/ml,对孢子萌发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1.024 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实现,具体包括:在含药培养基中,2,4-dtbp浓度为0.1 mg/ml时,菌落直径较对照组减少50%以上,且菌丝生长抑制率随浓度增加呈显著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通过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实现,具体包括:2,4-dtbp浓度为0.1 mg/ml时,孢子萌发率较对照组降低13.8%,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澜力新丽王文娟冯丽汀梁昕彦李济同王益平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