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质量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其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1]。白术以“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但经考证《本经》中的“术”实则为苍术,而白术仅作为苍术的一种来源,将其归为苍术记载,至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开始,才根据白术与苍术植物形态的不同对二者进行了区分[2]。白术作为常用的大宗药材,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自唐宋开始,白术炮制入药,并广泛流传至今。
2、枳壳炒白术是孟河医派中颇具“以药炮药”特色的一个炮制品种,多次出现在《马培之医案》中,主要被用于治疗治疗脾虚、痰饮、痢等消化系统病证,如与制半夏、神香散等配伍,温中化浊,理脾胃之阳,治疗脾肾两虚,胸脘不舒,吐酸泛恶等证;与参须、升麻等组方,可治疗湿痰留滞中宫,脾阳不升,胃浊不降等脾胃痰饮证。《药性歌诀》中记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对枳壳炒白术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外标标准曲线法对枳壳炒白术中的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定量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枳壳炒白术由以下制备工艺制成,包括:按照枳壳饮片的质量为白术饮片质量的5~15%,取枳壳饮片,制得枳壳汁;将白术饮片与枳壳汁混合,室温下闷润20~30min,再在温度120~150℃炒制10~20min,得到枳壳炒白术;其中,所述的枳壳汁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称取枳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对枳壳炒白术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外标标准曲线法对枳壳炒白术中的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ii、白术内酯iii、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定量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枳壳炒白术由以下制备工艺制成,包括:按照枳壳饮片的质量为白术饮片质量的5~15%,取枳壳饮片,制得枳壳汁;将白术饮片与枳壳汁混合,室温下闷润20~30min,再在温度120~150℃炒制10~20min,得到枳壳炒白术;其中,所述的枳壳汁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称取枳壳饮片,以水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0.5~1h,每次提取后过滤,合并煎出液,煎出液减压浓缩至浓度0.3g/ml,得到枳壳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hplc特征图谱对枳壳炒白术进行定性分析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枳壳炒白术粉末10g,加枳壳炒白术重量10~14倍量的水,室温下浸泡15min~1h,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枳壳炒白术和水的重量比为1:10~1:14,每次提取1.5h,每次提取后过滤,合并煎液,精密量取20ml,冷冻干燥,得到枳壳炒白术冻干粉末,精密加入甲醇20ml复溶,超声处理,离心,取上清液,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hplc特征图谱对枳壳炒白术进行定性分析时,所述的对照品溶液为柚皮苷、新橙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壳炒白术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枳壳炒白术的hplc双波长融合指纹图谱标定出11个共有特征峰,特征峰及其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璐艳,薛平,顾峥嵘,程妍,黄强燕,李莉,郭米霞,华丰,朱月琴,刘产明,张晶,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州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测站,常州纤维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