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9302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隔板絮凝池内进行不同叶片涡旋发生器个数和弧形叶片角度下的絮凝试验,并通过PIV系统组件进行检测,接着通过检测结果分析计算得到设有叶片涡旋发生器的各廊道里最大含能涡的形态参数以及叶片边壁区域涡旋的密度和絮凝体平均粒径,然后建立絮凝体平均粒径与形态参数、涡旋密度、涡旋发生器数量和弧形叶片角度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寻优算法得到设有叶片涡旋发生器的每个廊道里最大化絮凝体平均粒径时所对应的最优的叶片涡旋发生器数目和弧形叶片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隔板絮凝池结构参数的优化,且优化结果准确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絮凝池参数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处理”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对水进行沉降、过滤、混凝、絮凝、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质。其中,絮凝是通过絮凝剂使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加快有害物质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目的的操作,而在絮凝初期,小尺度、高强度涡旋有利于提高小尺度的絮凝核与原水胶体杂质的碰撞次数,但随着絮凝过程的发展,当絮凝体的尺度大于涡旋尺度时,将受到涡旋剪切力的作用,易于将絮体切碎,不利于絮凝的后期沉淀,此时,需要流体中的涡旋尺度尽可能大于絮凝体的尺度,这样既能提高絮凝体在水中的捕捉能力,又能保证已经形成的絮凝体不被切碎继续长大,为后期的絮凝体沉淀创造良好条件。鉴于湍流涡旋对絮凝过程的重要性,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而流体流经不同形态的曲面或平面会产生不同尺度的涡旋,如果要构建有利于絮凝过程的流体逆序涡旋结构,实现对絮凝池絮凝过程的最优化,那么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控制涡旋大小以及涡旋参数实现,而涡旋大小以及涡旋参数与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次絮凝试验中的弧形叶片角度呈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次测量试验中弧形叶片的角度θ依次取15°、30°、45°、60°、75°、90°、105°、120°、135°和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絮凝池由絮凝池池体、廊道隔板、沉淀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次絮凝试验中的弧形叶片角度呈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次测量试验中弧形叶片的角度θ依次取15°、30°、45°、60°、75°、90°、105°、120°、135°和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v技术实现的隔板絮凝池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絮凝池由絮凝池池体、廊道隔板、沉淀隔板、叶片涡旋发生器和叶片角度调节装置组成,絮凝池池体两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絮凝池池体内沿流体方向固定有间距布置的n个廊道隔板和一个沉淀隔板,n≥3,且沉淀隔板比各廊道隔板靠近出水管,沉淀隔板上开设有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导流孔,每相邻两个廊道隔板的不同端均开设有开口,且靠近进水管的廊道隔板的开口与进水管位于该廊道隔板的不同端,n个廊道隔板和一个沉淀隔板将絮凝池池体分隔成n+1个廊道和一个沉淀池,且沉淀池与出水管连通,沿流体方向的前n个廊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欣吕可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