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室内与地下室外露天庭院,因梅雨季节,地下水压增大,导致地下室内外底板有无数处渗水,长期渗水会逐步侵蚀建筑构件,导致钢筋的加速腐蚀、降低强度和影响结构稳定性,导致砖石松动,严重时可能威胁到房屋的整体稳定性,潮湿环境是霉菌和细菌的温床,这些微生物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繁殖,影响环境的美观和健康,因此出现渗水情况时需要进行堵水或疏水,而在堵水或疏水前需要进行找出渗水源。
2、现有的寻找渗水源的方法大多数都是使用干水泥撒满可疑渗水区域,然后当有渗水源裂缝较大且地下水压较大时,会导致该处的干水泥出现湿润情况,由此进行找寻到渗水源,但当漏水源的裂缝小、密度偏中、不是雨季且水压偏低时,渗出的水被干硬性水泥砂浆通过虹吸慢慢地蒸发到建筑各个空间,难以找寻到渗水源,且采用干水泥铺撒的方式,不具备重复可利用性,会一定程度的提升找寻渗水源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微渗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透明塑料膜覆盖的区域为地下室疑似渗水区域地面,且透明塑料膜覆盖区域的面积不小于疑似渗水区域总面积的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膜的厚度在0.1mm至0.3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透明塑料膜覆盖的区域为地下室疑似渗水区域地面,且透明塑料膜覆盖区域的面积不小于疑似渗水区域总面积的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膜的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料膜的厚度在0.1mm至0.3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微渗水源的探寻及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覆盖透明塑料膜后,每3小时巡视检查一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