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分子聚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超分子聚合物(sps)是一种新兴的聚合物,与传统的共价聚合物(cps)不同,超分子聚合物由单体单元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而成,这些非共价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库仑力或离子相互作用、π-π堆积、金属配位、卤素键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等。由于非共价键的存在,超分子聚合物在刺激响应性、自适应性、自愈合性等方面具有极大潜力,但随之而来的是较差的机械稳定性。因此,通过适当的相互作用将共价聚合物和超分子聚合物结合起来是生产高性能弹性体的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
2、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技艺之一,高度有序的经纬向线程通过协同作用,赋予编织材料独特的拓扑结构及丰富的力学行为。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尝试将编织拓扑结构引入高分子科学,发展了一类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高分子材料——编织聚合物。编织聚合物是一类以编织结点作为交联点所构建的聚合物网络。因此,利用编织技术实现共价聚合物和超分子聚合物的协同,对传统高分子材料性能改善至关重要。
3、传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2.0-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4-氨甲基苯甲醇与吡啶-2,6-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2.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聚四氢呋喃的数均分子量为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2.0-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4-氨甲基苯甲醇与吡啶-2,6-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2.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聚四氢呋喃的数均分子量为500到3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双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增韧型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加入扩链剂后的反应的温度为30到80摄氏度;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鹤,杨雪,李光锋,潘宇凌,肖丁,陶小乐,何丹薇,何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